“喲喲喲你們快看啊好大的鼎”
“真的怪不得叫九州鼎,當真氣派”
“可惜裹起來了,不然哎,你別擠我呀”
密密麻麻望不到頭的百姓,全都聚集在官道兩旁,望著眼前不斷騎馬經過的鐵騎,等了許久,終于看到,遠處由眾多男子合力挑擔走來大鼎,緩緩走來。
雖不見大鼎的模樣,然而單是觀其大小,便瞬間引起觀望的百姓轟動,嘈雜的議論充斥四周。
而在密密麻麻的百姓中。
項伯、項楫等人,也混在人群之中,望著遠處由鐵騎護送而去的大鼎,幾人對視一眼,滿是冷笑,如今前往咸陽王宮的路上,到處都已經安排好人。
這一次。
不僅僅是白衍,他們也要秦王嬴政,顏面盡失。
“走”
項楫開口說道,率先轉身,穿著布衣,混在百姓,跟著百姓一同朝著咸陽方向走去。
咸陽城內。
不僅僅是項楫、項伯等人混在人群之中,就是匡旌帶著衛、朱、田、陳等一眾老者,也已經在咸陽城內,不過比起項楫、項伯等人喬裝商賈,匡旌以及那些老者,則是要顯眼得多。
與楚國不同,如今秦齊并未交惡,來自齊國的這些氏族老者,完全可以堂堂正正的穿著齊國精致服飾,站在人群中。
“快看,九鼎來了”
“走走走”
聽著身旁的百姓全都擠著要去看鼎,衛老與朱老對視一眼,彼此嘆息,似乎已經在心里做好什么準備。
“快看,嬴政似乎并未停止祭天”
陳老這時候注意到遠處王宮方向的街道上,一個穿著秦國官服,帶著高山爵的秦國大臣,正在騎著馬,帶著諸多王宮護衛趕來。
“那人乃是贏氏宗親,重泉君贏侃”
匡旌聽到陳老的話,自然也注意到遠處帶著兵馬趕來的贏侃,陳老年邁不認識贏侃,但常居洛陽的匡旌,對贏侃可是十分熟悉。
自從嬴傒不再過問朝堂之事后,贏氏宗族便推舉贏侃入朝輔政,而就在半年前,隨著櫟陽的變故,處理妥當后,加之此前護送嬴政的功勞,以及其他立功之事,贏侃也如愿封君。
封君與封侯,曾經很多時候都是同等地位,甚至曾經在魏國、齊國等國,君與侯一度都是通用的,如大名鼎鼎的信陵君等人
而若要深究,那么封侯乃是在周天子之前,而封君,更多是在三家分晉之后,天下諸國方才逐漸多用起來。
而在秦國,隨著商鞅入秦,為秦國設立獨特的爵位登基,這也讓秦國與其他諸侯國有些許不同,其中,君,便被排除在外。
但這并不意味著封君的地位不高,恰恰相反,被立在爵位等級外的封君,在世人眼里,顯得更為獨特。
似乎到此,也就止住,給人的感覺便是,封君,更多的是對一個人的認同,承認其身份地位、以及名譽,而封侯,更多的是實質性的權利。
但,在此之外,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事情。
那便是,君與君之間也是有所差距,在秦國要想封君,要么因為出身,要么就是立下功勞,二者幾乎是絕大多數人在秦國的封君途徑,例如大名鼎鼎的白起,便是因功,而被追封武安君,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
另一種,便是以封地之名封君。
這種封君沒有武安君那般,傾向于個人的能力,更多是,是在君稱之后,向世人顯露其地位,而這也是最恐怖的地方。
封地
在這兩個字背后,便代表著實打實的實權,最直觀的一點便是,在其封地之中,若沒有王在,縱使是官職為丞相、御史大夫、國尉的重臣,以及哪怕爵位為侯之人,也無法插手封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