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擔當親信兩個字,就證明那些將士,不會對主將有任何反叛之心,即使是死。
“得到左丞相被刺殺的消息,馮氏已經有書信送來”
白季聽到白衍的話后,便沒有隱瞞,直接說出前來的目的。
“請吾等,以及楊氏,助馮老任相位”
白季望著白衍,輕聲說道。
白衍聽到白季的話,側頭看了看遠處的河畔,白衍清楚,這話自然不可能是馮老說的,而且這件事情,也不需要馮老下場,馮老下場不僅落了顏面,反而在嬴政那里,并不好看。
定是馮氏的族人,率先得到消息,第一反應便是要動用馮氏所有勢力,以及書信給白氏,特地請求他,也出手幫助馮老奪得這個秦相之位。
這個忙不好幫,但卻不能不幫。
白衍每每想到秦國朝堂之時,腦海里,就不由得浮現昔日胡老的模樣,彼時年邁的胡老,總是在朝堂里護著他。
而如今,胡老卻沒有機會,看到他白衍統領秦國大軍,滅魏國,并且還找到九州鼎。
“馮氏想讓吾回咸陽”
白衍轉頭看向白季,輕聲問道。
馮氏既然請求他幫忙,定是考慮到他領兵滅魏國,此時卻依舊沒有回咸陽受封賞。
“這段時日,吾亦聞士人傳言,想必王上定會召見,不如且先咸陽,面見王上”
白季先是點點頭,隨后看著白衍,想了想,還是說出心里的擔憂。
別說是一路在來曲阜的路上,就是沒來之前,白季便見到四處都在流傳,白衍殺人奪鼎,冒充九鼎送去咸陽的事情。
對于白衍的為人,白季相信白衍不會這樣做,但明顯有如此多人傳言,加之白衍的確送了一個鼎去咸陽,白季擔憂白衍被人陷害。
眼下,在白季看來,白衍也應當早些回咸陽,與嬴政解釋一番,盡快消除誤解,消除嬴政的怒火,不要因為此事被影響太厲害,甚至失去嬴政的寵信。
“眼下大軍攻打楚國,吾與楊彥,無法回咸陽一旦誤戰,群臣必諫之。”
白衍微微皺眉,對著白季說道。
這馬上就要與楚國交戰,這時候讓他回咸陽,一旦攻打楚國出現任何差錯,到時候朝堂的文武百官,都會紛紛諫言是他白衍主動要攻打楚國,最終導致大敗,秦國不僅耗費無數財力,還死去無數將士。
“還請伯父告知馮氏白衍會傾力助之,然,非以面王之事”
白衍看著白季,緩緩抬起手,對著白季打禮道。
這時候讓他回咸陽,白衍絕對不會回去,但在幫助馮去疾爭奪秦相之位的事情上,白衍一定會傾盡全力。
“這哎,也好”
白季并非將軍,但好在白裕曾經也領兵,很多時候也都見過白裕領兵時的身不由己。
眼下聽到白衍的話,白季似乎也意識到,白衍如今似乎還真不能擅自回咸陽,必須要等到王上的召令。
想到這里,白季回想一路上,世人提及白衍,談及那大鼎是假鼎的事情,白季倒也清楚,秦王嬴政應當會在不久后,便召見白衍。
河畔對面。
就在白衍釣魚的地方不遠處,順著河畔不需要走多遠,便能見到一個河船停泊的地方,并且就在停泊之地不遠處,還有一個人口眾多的鄉里,雖沒有城墻,但在那個鄉里之中,卻能看到眾多連綿不絕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