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轉過身,輕聲道,言外之意就是告訴白衍,對白衍有提攜、寵信之恩的,是嬴政,并非秦國。
只有按照嬴政的命令,奉命鎮守北疆,為嬴政守住天下,何來背叛之說,秦國是嬴政掌控,為嬴政所號令,但秦國,也并非嬴政一人之秦國。
“若非你在北疆素有威望,若非嬴政把北疆兵權托付與你,此前就算有嬴政同意你與田鼎之女的婚親,白氏也未必會善罷甘休白氏的人脈你最清楚,朝堂如此,私下更是如此”
魏老微微側頭說道“你若是沒有實權,何人敬你”
說這最后一句話之時,魏老已經有些嚴厲起來。
一旁的趙秋聽到魏老的話,都忍不住同情的看向白衍,不過對于魏老的話,趙秋卻認為一點都沒錯,沒有權利的白衍,不過是動用金錢以及一些時間手段,便能弄死的人。
昔日諸國舊族,不乏擅長這些手段的人,更何況在秦國朝堂,不喜白衍之人,本就很多。
不過聽到提及那田氏之女,趙秋眼中的笑容,逐漸退去,就是俏臉上,也有一絲悶悶不樂,就是眉頭都不自然的皺了皺。
書房中。
年邁的尸埕,以及申伊,此時看著趙秋倒上茶水,都沉默不言,對于他們來說,秦吞天下,白衍便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
在秦國朝堂,白衍有足夠的人脈、勢力,馮氏為相、楊氏為仕,更不乏贏氏宗親的人脈,而在軍伍之中,白衍的人脈更甚。
有白衍在北疆,他們趙地、魏地、燕地的士族,都有通道,不管是仕途,還是對秦國的影響。
外加上白衍已經娶田鼎之女為妻
想到這里,尸埕都忍不住與申伊對視一眼,一臉感慨。
田鼎失勢,但田鼎在齊國的人脈勢力,誰敢輕視,不提稷下學宮,無數名師大儒,與田鼎結交,就是在齊國的五都之兵里,便有其二,為田鼎左右,另有其二,乃田鼎好友。
齊國奉行五都制,即便齊國朝堂在臨淄,然齊國的兵權,卻也會分出去,這也是古帛素有記載,齊,聚五都之兵,攻伐某地。
臨淄、平陸、阿、即墨和莒,想到這五個地方,分布著整個齊國的兵馬、兵權,想到稷下學宮類似荀州那些才士,田鼎對那些人,都有伯樂之情。
“老師”
白衍感受到一旁尸埕等人的目光,看著魏老的背影,白衍自然也清楚,魏老的舉動是為自己好。
可白衍真的怕有一天,魏老所做的一切安排,這些依附在他背后的無數士族勢力,最后變成一把劍,逼著白衍沒有后路可言。
“弟子”
白衍話還沒有說完,這時候便突然聽到急促的腳步聲,見狀白衍便止聲,幾息后,便看到門外將士稟報,齊地傳來消息。
聞言,白衍看向魏老,與魏老對視一眼,緊接著便讓門外的將士進來。
從將士手中接過竹簡,白衍打開看起來,當看到竹簡內,詳細訴說著,齊王已經調兵二十萬齊軍,駐扎在高唐邊境,另有十五萬,駐扎在平陸。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白衍還是被齊國驚嘆道,齊國疆域遠不如楚地遼闊,楚地疆域千里,故而昔日能拿出四五十萬大軍,白衍并不驚奇,但齊國常年無戰,如今在那么短的時間內,齊王卻能調遣三十五萬大軍,固守在高唐、平陸。
在趙秋的注視下,白衍看完竹簡,便把竹簡交給魏老觀看。
“讓楚地王賁領兵至平陸,待滅代地后,調雁門駐軍至高唐,再遣李信南下,前往臨淄”
魏老看完后,把竹簡交給尸埕,隨后略微思索,便給出白衍一個建議。
白衍聞言點點頭,齊王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調集三十五萬大軍到邊境,定然是調動阿城,以及即墨的駐軍,如此一來,只剩下莒城的駐軍。
對莒城,白衍不擔心,莒城雖是齊國重城,齊國心腹之地,然而擔任城令之人,是藺安順。
藺安順是魏老一手帶大,并且也是被田鼎提拔之人,有藺安順在,即使莒城駐軍調動,白衍也會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