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史來了令史來了”
小苑外,伴隨著一個男子的呼喊聲,所有村民紛紛轉頭看去,緊接著便很自覺的讓開一條道路。
在白衍的注視下,一個身穿齊國官服的年邁官員,帶著數名齊吏,依次從百姓之中,來到小苑之內,伴隨著停下腳步,便目光過來。
很顯然,已經來過小苑的年邁官員,已經注意到,年紀輕輕,上次卻又不曾見到過的水衍。
“衍,看到令史還不速速來拜見”
嚕老頭不等令史與其他小吏說話,也不等孇氏、衍父等人起身,當看到白衍后,便抬起手,指著白衍怒斥道,一副動怒的模樣。
作為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自從上一次親自帶著令史來到衍父家,嚕老頭便逢人吹噓,見人之時,那灰白色的頭發下,褶皺的臉頰上,都是一副高傲得意的模樣。
似乎上次能夠為令史領路,便是天大的福分,是他們村子,不,是周遭所有村子,都不曾得到過的待遇。
再形容貼切一點,那就是婉如能為令史領一次路,便有關系能說上話一般。
從始至終,嚕老頭看不到自己彎腰,誠惶誠恐的模樣,也看不到自己卑躬屈膝時,那討好的笑容,到底有多卑微,在嚕老頭眼里,令史便是天,是他這輩子都足夠吹噓,甚至能讓兒子、孫子都吹噓的事情。
不過對此,似乎村民都沒有暗地里嘲笑,甚至反而有些羨慕嚕老頭。
“衍兒,快起來”
聽到嚕老頭的怒斥,白衍還沒反應過來,孇氏與衍父便一臉討好的起身,快步彎腰的來到令史面前,臉上滿是討好的笑容。
“草民,拜見令史大人”
“拜見令史大人,大人還請屋內入坐”
衍父與孇氏都是老實人,在令史這個大官面前,哪里有底氣,彎腰的模樣,生怕令史有一點點不滿。
“此人便是汝子”
令史看著孇氏與衍父,點點頭,并沒有還禮,畢竟對于耕民,還從未有人會還禮,令史自然也不例外,更何況,此時令史的眼神,都在這夫婦二人身后,那年輕男子的身上。
“衍,拜見令史”
白衍看著爹娘的模樣,一步步來到爹娘身邊,對著令史拱手說道。
此刻,鐵騎、邊騎即將南下,白衍看著令史到來,自然不想多生事端,在父母身邊,徒增變故,況且得知此前令史的言行之后,對于這個從未接觸過的令史,白衍也有一些好感。
至少這個年邁的令史,能與父母說那句話,不管是出于什么心思,哪怕是隨意之舉,都足以讓白衍感激。
經歷越多,白衍越能體會到,哪怕是一絲絲微不足道的善意,在這世道之中,都十分難得,特別是沒有關系,也不認識的人。
“汝五年前,為何離開齊國”
令史沒有對白衍回禮,而是看著白衍,皺眉詢問五年前,為何突然離開的原因。
看似不經意詢問的一句話,背后是令史的試探,畢竟此前在齊國王宮,令史不僅僅有幸見到齊王,更有幸,親耳聽到麗妃的推測。
對于昔日麗妃的話,令史也是深以為然。
畢竟五年前這個耕農之子離開,只有一個解釋,那便是秦武烈君,將其帶出齊國。
“回大人,因緣際會,衍想離開齊地,前去謀求出路”
白衍見到令史的詢問,想了想,對著令史說道。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本就有著主觀推測的令史,在聽到白衍的話后,更是坐實心中的猜測。
出路
什么出路要離開齊國,為何要離開齊國去謀求出路,這其中最直觀的原因,便是因為不離開,定然沒有出路,或者是沒有選擇。
想到這里,已經篤定內心猜測的令史,也不想問得太仔細,于是點點頭后,看向其他村民一眼,緊接著便示意白衍跟他去一旁的小苑角落。
而看到令史的舉動,早已經心領神會的齊吏,一個個連忙上前,把站在小苑角落圍觀村民,驅趕到其他地方,把地方騰出來,讓給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