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馮府內,馮劫送走白裕之后,便回到涼亭下,站在父親馮去疾身后。
“父親,白家與司馬家,顯然都贊同分封眼下眾人都在試探父親的態度,若是父親同意,恐怕諸多士族,便再也沒有顧忌,一同上書呈于王上”
馮劫看著父親開口說道。
此刻馮劫看著父親的背影,眼中有些疑惑,要知道朝堂內,除了廷尉李斯外,不管是左丞相王綰,還是其他朝堂大臣,絕大部分官員都贊同效仿周朝,行分封之事。
而如今唯有父親,一直都未表露態度,這也讓白氏、司馬氏等諸多士族,乃至宗親,都不明白父親是贊同分封,是贊同郡縣。
“分封郡縣,其實王上早已下定決心”
年邁的馮去疾,望著涼亭外的池水,輕聲開口。
一句話,便讓身后的馮劫,面露詫異,而馮去疾看著眼前這棟規模龐大的丞相府,眼神似乎在想什么。
“秦滅諸國,并吞天下,汝以為,朝堂中,論首功者,當為幾人”
馮去疾幾息后,嘆口氣開口問道。
馮劫聽到父親的詢問,幾乎沒有絲毫遲疑,看著父親,便按照腦海里的人,念出名字。
“論首功,軍伍之中,論首功,當為大將軍王翦、大良造白衍,朝堂官員中,當為尉繚、姚賈。”
馮劫說道,隨后也給出自己的理由。
“韓雖諸侯,然一郡之地,非秦之大敵,秦之大敵有二,一曰趙,二曰楚,大將軍王翦昔日領兵滅趙,攻破邯鄲,副將白衍破井陘,大將軍破都擒王,滅秦之大患,當為首功,其次便是楚,楚國疆域數千里,楚系官員在秦國朝野根深蒂固,昔日李信領兵二十萬,昌平君反叛,李信麾下二十萬大軍盡數戰死,都尉戰亡數人,是白衍在楚東獨自面對楚國包圍,逐破之,斬景騏、昌文君、昌平君、項燕四人”
馮劫說完之后,眼中盡是憧憬,男兒在世,領兵之人,無一人不想如同這般,縱橫沙場,立不世之功,傳千秋之名。
可惜馮劫也清楚,這樣的人,太少太少,天賦機遇運氣,缺一不可。
任何一人能有三者之一,便是名將。
三者聚,世間罕有
王翦領兵滅燕,白衍領兵滅魏的事情,馮劫沒有再說下去,而是把話放在尉繚、姚賈身上。
“朝堂內,尉繚統籌帷幄,軍需調令,國庫之存,朝野之糧,王上親言,無尉繚,謀劃天下而不安姚賈奔波諸國,冒性命之憂,行拉攏、離間之事,軍情探報劫以為,姚賈者,秦滅天下之耳目、之利劍”
馮劫一口氣說完心里認為秦滅天下最重要的四個人,對于父親以及自己,馮劫沒有提及。
雖然馮劫也數次領兵立功,如今父親更是官居秦國右丞相,但對比這四人,還是遠遠不如。
涼亭內。
馮去疾看著怡人的景色,聽完身后長子的話,并沒有意外。
“可知王上為何令尉繚,制定滅百越之事”
馮去疾說道,轉過身,看著面色思索的長子,繼續說道“王上此前便已有任白衍為中常侍之心,為何白衍立功歸秦后,王上卻要將白衍調離咸陽”
馮去疾說到這里,慢步從長子身旁走過,朝著書房方向走去。
馮劫轉頭,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眼中滿是意外,此前馮劫也好奇,為何百越那種南蠻之地,王上方才吞并諸侯,就著急去攻打,不過馮劫也沒多想,更沒有放在心上。
如今聽到父親這么一說,馮劫便反應過來,若是王翦老將軍領兵攻打百越,那還能解釋,可為何白衍,王上也要調離咸陽,并且把北疆駐軍交給白衍,命其抵御北方之敵。
咸陽城。
咸陽王宮的大殿之中,在宦官的帶領下,徐福與劉盂,一步步的來到大殿內,見到大殿上的嬴政,連忙跪在地上,向嬴政輯禮。
“方士徐福,拜見秦王”
“草民劉盂,拜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