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往圣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嘴里念到最后,趙秋俏臉抬起,目光看向身旁的白衍,望著白衍拿著竹簡,雙手交給范增,趙秋美眸微微閃爍,轉瞬即逝,可鼻息間,似乎并不平靜。
開太平
想到這短短三個字,趙秋卻不由得回想,白衍這幾年間,幫助秦國立下的赫赫戰功,為秦國出生入死
閱簡數千,但這輩子,趙秋見過最為震撼的字,無外乎上次在云中,看到白衍親自所寫的那兩句話。
不為生民,請走他路貪生怕死,勿入此門”
即便是身為女子,彼時趙秋,都為這兩句話而觸動。
但眼下,比起那兩句話,趙秋卻從那簡單的一片竹簡中,看到其志,在天地、生民、諸圣、萬世
涼亭內。
比起趙秋,范增看著竹簡,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整個人都怔怔無神。
自詡讀一輩子竹簡,專研無數古書的范增,一直以來都被諸多楚國權貴所贊譽、追捧,這也是范增驕傲的原因。
何為才士,不管是一直以來的范增,亦或者從古至今的圣人,都以報效國君、天下揚名,而為畢生之志向,而此刻看著手里的一片竹簡。
專研無數古帛的范增,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看似輕薄的一片竹簡,看似不過寥寥數字的話,但在范增心里,卻是婉如驚雷一般,讓畢生都在研讀竹簡的范增,第一次感覺到,對志向的迷茫。
報效國君、天下揚名
回想從古至今,無數名儒,無數才士,無數士人趨之若鶩的志向,范增再看著手里的竹簡,木然失神間,不由得本能的發出一個疑問。
那么多年以來,所專研之學,究竟是為何
“先生大才然一人之仁義,與天下之仁義,白衍還請先生三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如鴻毛,何為千古傳名,何為天下圣賢,白衍還請先生細想”
白衍看著拿著竹簡的范增,拱手說道。
隨后白衍便沒有再打算與范增說下去,示意粟信先把范增,押去牢房關著。
對于范增,白衍的目的是想看看,范增是張良一類的人,還是蕭何一類的人,若是前者,白衍不會顧忌小舅父與小舅母,毫不猶豫的除掉范增。
但若是后者,白衍還是想爭取范增這樣的人才。
特別是經歷過田儋、田橫的事情,白衍更堅信,化敵為友,能容人者,必為人助
眼下,白衍也不著急一時便能讓范增改變,要改變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印象,放下一些恩怨,談何容易。
不過若是真能讓范增改變心意,至少對于白衍而言,日后的路,則會好走很多。
“你真的”
趙秋看著神情恍惚的范增,被白衍的親信帶走后,忍不住轉頭,看向白衍。
白衍轉頭看向趙秋,那俏臉上,露出絲許懷疑,以及震驚的模樣,很少看到趙秋露出這般表情,白衍忍不住笑起來。
直到趙秋的面色逐漸變冷,白衍方才有所收斂。
“若事事皆有蒼天授夢,昔日白衍又怎會被圍于楚東不過是熊猶私下留有遺屬,為熊猶親信,獻于白衍”
白衍看著趙秋,隨意的解釋道。
趙秋聽到白衍的解釋,松口氣,不過聽到白衍的解釋后,趙秋清楚,這也意味著,方才那一番話,全都是白衍心底之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