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之中,里面擺滿了機器,不過大多數都是被步給蓋著,只有開口填料的部分,還有最后生產出自行車的部分露了出來。
先是來到開口填料的部分,兩個工人早就等待著。
看到領導們過來,將旁邊準備的料子逐個放進去。
所謂的料子,就是各種鋼鐵和橡膠,是已經生產出各種形狀的材料。
李副廠長看到這,有些看不懂,旁邊跟著的兩個人,也懵了,于是道
“李天同志,這是什么原理,能不能麻煩你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各位領導,這就是我們研究出來的自動化一體生產線,現在進入的,是我們提前鍛造出來的材料,這些材料進入機器后,會根據里面提前制定好的模具,沖壓鍛造成一個個零件,然后,這些零件會根據機器提前的設定,先進行一個大致的組裝,各別部分,因為機器還做不到,需要工人手中組裝,不過,即使如此,也能夠大大的減少工人的工作量,生產效率也增加很多”
李天完全就是在瞎扯,一方面要展現出來這生產線的優勢,一方面也要說點兒不足,讓大家意識到這玩意兒不是很厲害。
啰嗦了半個小時,李天帶著眾人來到廠房的最后。
廠房中間的部分,是被隔成一個個區域,他們并不能進去,李天的理由也很簡單,保密。
涉及到保密,眾人自然是不看了。
所以中間的過程,李天怎么扯淡,他們也無法驗證。
最后,一眾領導站成一排,期待中,第一輛自行車在傳送帶上緩緩而來,旁邊的照相機,也抓住機會拍下來這一幕。
第一輛自行車下線。
看到這第一輛自行車出來,眾人都有些難以置信束。
居然真的出來了
這出來的第一輛自行車,上面沒有刷漆,沒有貼標志,就是一個光禿禿的金屬顏色,也沒有進行打磨,看起來有些亮眼。
李副廠長沒想到半個小時居然真的生產出來一輛自行車,而且看情況,似乎都已經組裝好了,除了沒有座子外,完全可以上去騎著走。
工人將第一輛自行車接過來,立即將一個座椅按上去。
“李副廠長,這是咱們廠里生產出來的第一輛自行車,哪位領導愿意上去試一試”
李天話落,現場有些寂靜。
“要不我來試試”一大爺開口道。
第二天,報紙出來了。
當地報紙的頭版上,一個巨大的醒目標題出現。
“恭喜第一輛紅星牌自行車下線”
醒目的標題下面,是一張照片,照片上正是第一輛自行車走下生產線的場景,后面,則是一大段文字。
坐在紅星自行車制造廠辦公室中的李天看到這張報紙,想到那個李副廠長昨天激動的表情,知道自己要和那個李副廠長綁在一起了。
當昨天一大爺試騎那第一輛自行車后,跟著的報社記者按捺不住好奇,也嘗試著騎了一下緊接著,一個個人試著騎行,每一個人都覺得很成功。
大家試騎的時候,半個小時過后,又一輛自行車生產出來。
半個小時一輛。
真真實實的看到這個效率,李副廠長徹底激動了。
本來沒有抱著太大的希望,覺得一天能夠生產出來幾輛就不錯了,質量估計也不怎么樣,反正不管怎么說,只要能夠生產出來,勉強能夠騎行,那就行,對于軋鋼廠來說,也算是一個宣傳。
說起來,想要生產自行車的工廠越來越多,能成功生產出來的不多,生產出來的自行車,能能夠真正好騎的,更是少。
生產出來的自行車,合格率很低。
這才是制約自行車數量的重要原因。
模仿,很多工廠都能模仿,可是生產出來的自行車賊難騎,騎著騎著又壞了,你說坑人不,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