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活的希望。
在別處,李長歌只能在百姓臉上看到迷茫麻木和絕望。
而在朔州,每一個百姓臉上都洋溢著對生活的希望。
“都說公孫恒愛民如子,看來果然不假。”在李長歌的印象里朔州刺史還是公孫恒呢,殊不知此時公孫恒一家三口的墳頭都已經長草了。
但緊接著,李長歌又是一陣沮喪,“如此愛民如子的公孫恒,自己能說的動他,起兵謀反嗎”
“唉難啊”
李長歌嘆了一口氣,但很快姑娘就打起了精神來,不管怎么樣,她來都已經來了,總要試試看。
萬一成了呢
畢竟公孫恒是前朝降將,而且據她所知,早年的時候自己的好二叔在公孫恒手里吃過癟,對此自己的好二叔一直耿耿于懷呢。
想來自己那好二叔上位也不是公孫恒所愿意看到的吧
所以。
她還有機會。
實在不行,自己再去涇州游說羅藝。
自我安慰一番之后的李長歌并沒有急著去見公孫恒,畢竟前車之鑒,連自己的親堂叔李璦都算計自己,更何況是公孫恒這個外人呢
同樣的虧她可不會吃第二次。
李長歌準備先打聽一下消息,而打探消息最好的去處自然是酒樓了,這里匯聚了各種三教九流,是打探消息的最佳場所。
某酒樓內。
“客官您里邊請。”店小二殷勤的招待李長歌入座之后開口詢問道,“看您風塵仆仆的樣子,是外地來的吧”
“嗯對。”
李長歌敷衍道,“本來想去云州訪友的,不過聽說云州正在跟突厥人打仗,所以就來了朔州,還是朔州太平啊。”
“那客官你可來對地方了。”聞言,店小二頓時來了精神,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道,“有刺史大人坐鎮,借他突厥人一百個膽子也不敢犯我朔州城。”
“這牛逼讓你吹的,本郡主怎么聽說突厥人年年都來攻打你朔州呢”
李長歌暗暗腹誹。
當然,這話李長歌只是在心里想想罷了,看店小二臉上那股對刺史的狂熱之色,李長歌怕自己真要這么說,店小二都會跟自己拼命。
不過李長歌也不得不佩服公孫恒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
可惜,李長歌明顯佩服錯人了,讓百姓們如此狂熱的是一戰殺敵十萬的李天,并不是愛民如子的公孫恒。
公孫恒愛民如子不錯,但他的能力有限,每次突厥來犯,他都只能被動防守,雖然十幾年來一直沒能讓突厥人攻破朔州城。
可是。
城外的莊家每一年都被突厥人的鐵騎踐踏的顆粒無收。
所以,百姓們雖然保住了性命卻經常要餓肚子。
可李天不一樣,李天不但保住了他們的性命還保住了他們的莊家,讓他們不至于餓肚子,而且李天還把從熊師搶來的牛羊分給百姓呢。
在加上李天如此神武,一戰殲敵十萬。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公孫恒已死。
人這種生物很復雜,既長情又健忘,如果李天對待百姓不如公孫恒,那么百姓們一定會更加懷念公孫恒對他們的好。
可恰恰相反,李天既可以保護百姓的人身安全又能讓百姓們吃飽。
這樣一來百姓們自然更加崇拜李天而逐漸淡忘公孫恒了。
這是人之常情。
“客官放心,想來用不了幾天您就可以去云州訪友了。”店小二道。
“此話怎講”李長歌不解道。
“五天前,刺史大人親自率領八千騎兵前去救援云州了。”店小二一臉崇拜道,“有刺史大人親自出馬,那圍攻云州的突厥狼師不過土雞瓦狗罷了。”
臥槽,公孫恒這么能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