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在門外愣了許久,腦海在急速思考。
作為西漢王朝的統治者,這座風雨飄搖的帝國,已經歷經了六位皇帝,他是第七位。
同時,這座王朝歷經內外叛亂,外亂一直是西漢王朝存在的問題,姑且不表。
內亂危害極大,諸藩之亂,七國之亂都是漢武帝正在經歷的。
禍亂的根源在于諸王的野心,但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才紛沓而至投奔他們
歸根結底他們沒有統一的思想信仰。
在這標榜俠客、幕僚、英雄的年代,人們的個性張揚跋扈,這不是漢武帝需要的。
他確實需要統一思想,無論從當下還是關乎著整個封建王朝上層建筑階級的統治來說。
衛寧方才說的理論都給他當頭棒喝
他本以為衛寧在這十余年的村落生涯中,會讓他泯然眾人。
他,果真是朕的血脈
他用這么短的時間,卻能汲取這么卓越偉大的見解,生當人王,統治眾生
其思想脈絡,正是帝王需要的王道
他考慮的問題角度,也都是站在王道上去考慮
漢武帝激動的無以復加,雙拳緊握,渾身顫抖
這個思想,值得推崇值得讓舉國上下去學習
董仲舒坐在衛寧的對面,他端著的茶水懸浮半空許久,才反應過來,微微呷了一口茶,將茶盞放下,喝道“妙哉”
“此大道也”
尊儒方針實際上是為了限制天下民眾的思想,古語“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思想是比行為更難控制的東西,思想的形成往往與民眾接觸到的學說觀點有很大的關系。
董仲舒能想明白的道理,漢武帝不可能想不明白,所以他們才會發自心底的感覺衛寧學說的偉大之處
不設身處地去想,很難明白衛寧這些話的意義
實際大漢發展到現在,劉徹是痛苦的,因為他對外興兵的策略,已經嚴重違背了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根本思想,道家的無為而治。
現在他急需找到另一種治國學說和思想,去徹底推翻道家的無為而治,成就真正屬于他這個偉大帝王的東西
尤其是漢武帝現在一次次對外用兵,他不是沒測算過影響。
當國家財力和民力被消耗一空后,會不會有人復制大澤鄉起義,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理論,去推翻漢武帝的統治基礎
這也是漢武帝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索性,今天他找到了所有解決的方針
董仲舒在沉默之時,漢武帝已經推門而入,他直接開口詢問衛寧“推崇儒術可治民,如何保證天子的正統位置。”
“如何推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理論”
董仲舒見漢武帝進來,趕緊起身迎接,抱拳道“臣參見陛下。”
衛寧見到漢武帝,看他面色凍的發紫,想來在外面已經偷聽了一段時間。
他有些無語。
至于么。
衛寧也打算起身拜謁漢武帝,卻被漢武帝阻止,道“你說說看。”
衛寧哦了一聲,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大澤鄉被喊出,那陳勝吳廣用什么控制的百姓思想”
漢武帝道“神。”
衛寧聳聳肩,道“是啊,那陛下為何不可”
“君權神授,可以徹底推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轟
漢武帝腦海頓時炸了,嘴中喃喃君權神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