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道“你先不要問誰制造,你且告訴朕,如果用來書寫如何”
“給董仲舒賜筆墨紙硯。”
內宦急忙將筆墨紙硯拿給董仲舒,董仲舒當即開始撰寫漢隸字。
他的字很漂亮,龍飛鳳舞之后,白紙上漸漸浮現黑字。
字體中規中矩,一筆一劃,都很端正。
在紙張沒出來之前,華夏社會其實是沒有書法一說的。
竹簡上的字都是篆刻出來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從篆刻到在竹簡上書寫,可竹簡就那么大,根本就不會給他們發揮書法筆跡的機會。
紙張出來后,書法應運而生,紙張對文人士大夫來說無疑是最偉大的發明。
不過現在董仲舒還考慮不了那么長遠,他只能放眼眼下。
等他在紙張上將字寫完后,董仲舒倒吸涼氣,面上因激動也變的通紅起來。
“好東西”
桑弘羊和東方朔的表情和董仲舒如出一轍,不過石慶卻若有所思。
他對漢武帝道“陛下,此物的制造成本如何”
如果制造成本高昂,那其實依舊沒有多大的作用。
漢武帝在和衛寧的聊天中早就問過制造成本,他開口道“低廉,無比低廉,原料只需尋常可見的竹。”
嘶
這一下子,連石慶都忍不住開始頻頻倒吸涼氣。
若是制造成本低廉,它完全可以用來推廣到全國。
此前諸如論語、韓非子、倉頡篇、呂氏春秋等,全部以竹簡存儲,便捷性和可復制性都太低了。
但現在不同了呀
他們很容易能想明白此物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偉大意義。
“善”
“大善”
“彩彩彩”
“甚好”
眾人都給于極高的評價,而后董仲舒問道“陛下,此物是”
漢武帝道“漢紙。”
反正不是秦紙就是了,最開始衛寧只是告訴它叫紙張,但漢武帝卻耍了個心眼,在紙張上加個漢,成為漢紙。
后世若是有人提起來,那就不得不提漢紙,漢朝
這無形中也是給他的大漢帝國做推廣。
東方朔急忙問道“不知陛下,此何人所制當加官進爵”
漢武帝點點頭“卿此言不錯,若大庶長再朝上封,當封什么”
東方朔脫口而出,道“自是封侯額。”
他愣住了。
什么叫大庶長再朝上封衛寧制出來的
東方朔人都快傻了,怎么又是他怎么還是他這究竟什么妖孽
在武功功勛上逆天就算了,現在居然
東方朔已經不知道該怎么形容衛寧的智慧了。
這和馬蹄鐵的發明不同,明眼人都能想明白紙張會給整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文化帶來多大的改變。
說它是跨時代的出現,都絲毫不為過。
后世的蔡倫就是憑此紙封侯,道理放在現在是一樣的,無論如何,都能表明紙張的出現,給華夏社會的發展帶來偉大的促進作用。
衛青從始至終沒開口,直到聽到衛寧后,他神色才有些改變,暗自握拳,內心高呼好
“啟奏陛下,臣認為衛大庶長,足可封侯。”
衛青抱拳出列,給衛寧上表,深怕漢武帝將話題轉移過去。
隨著衛青開口,眾人也紛紛抱拳開口“臣祈給衛大庶長封侯”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