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荷花在郊外水塘內盛開,美的不可方物。
清風徐來,沁人心脾。
長安郊外,漢武帝背著手走著,一路上對衛寧說了很多批奏疏的道理。
衛寧聽的認真。
“陛下,我有個不成熟的建議,你要不要聽一聽”
漢武帝微笑道“說說看。”
衛寧道“能不能確定一種監督機制,對長安三輔之地進行審察,對地方官進行審察,以確定他們擢遷降貶的章程”
從宋明開始,國家就確定了每三年京察和每五年外察的制度。
旨在監督中央官和地方官是否有違法亂紀禍亂一方的現象,這種制度就像是懸在地方官和京官頭上的一把刀,可以隨時起到震懾作用。
漢武帝驚訝的看了一眼衛寧,道“是個不錯的制度,可以考慮,你說說看,如何實施”
衛寧想了一會兒,道“另增設一衙署,專門負責審計核查官吏政績,匯總后提交給天子總覽,如何”
漢武帝笑了笑“不如何。”
啊
衛寧不解的看著漢武帝,剛才你還說可以考慮,為什么現在又不如何了
“想法是好的,監察機制也是好的,但做法不好。”
漢武帝對衛寧分析道“伱知道為什么從秦到現在,我們從來不過多增設無意義的官屬衙門”
“每一名官吏職位都是十分珍貴的,要是今天拍腦門增設了機構,明天又增設了另外一個機構。”
“那大漢的官成什么了菜市場買菜的攤位嗎會不會讓責權臃腫,會不會增加朝廷對天下吏官的俸祿開支”
“官要設置多了,那對下面人來說就不珍貴了,恩出于上,要讓下面人知道,每一個官位都是朕賞給他們的,讓他們知道感恩,你記著,濫觴官職是禁忌,日后切不可如此。”
宋朝就是如此,冗余和臃腫的官僚機構,讓大宋養了太多尸位素餐的官,最后給國家造成巨大的麻煩。
“很好了。”漢武帝笑容滿面的對衛寧道“能考慮到第一層已經很好了。”
“這兩種核察制度朕可以讓丞相府去商討。”
“至于實施,不能單設一機構,每到核察年月,可以和九卿一起商量推舉出一批專門的核察人員,對天下官吏進行核查。”
漢武帝考慮事情總是如此面面俱到,衛寧點點頭,道“臣學到了。”
漢武帝笑了笑,忽然,他雙目瞇了起來
衛寧循著他的目光朝不遠處的村落外的田埂道路上看去。
名漢子正在強硬的擄奪一名剛及笄的少女。
漢武帝臉色漸漸陰沉下去,背著手面無表情的朝這群漢子走去。
“這里是長安,天子腳下,何以強搶民女”漢武帝黑著臉開口。
其中一名五大三粗的漢子伸手指著漢武帝“你是什么東西輪得著你多管閑事啊嘶”
他的手指成九十度彎曲,衛寧捏著他的手指,一腳踹到對方膝蓋上,砰的一聲對方跪在了地上。
“問你話就好好回話。”衛寧開口。
那幾名漢子被嚇著了,從沒見過這么兇狠的人。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那名跪地的漢子厲聲道。
漢武帝盯著他,淡漠的道“欠債還錢,你們拿的是錢嗎這是人活生生的人”
漢武帝一直覺得在他的治理下,雖然不能保證天下每個小民的公平性,但在長安也不至于會出現這么惡劣的事。
他憋著一腔怒火。
“沒錢還就用對方女兒賣青樓還債,有問題”
漢武帝面皮微微抽了抽,眼神陰郁,道“將孩子放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