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千秋道“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禮儀道德的洗禮,這些未開化蠻人哪里懂這么多”
“沒吃的了就知曉去搶,從未想過自給自足。”
田千秋雖然是寒門,但寒門也是落魄的貴族,此前是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的。
“我們已經發展到一定文明了,他們還是茹毛飲血,我們已經有一套管理制度了,他們還是以部落為首。”
衛寧豎起拇指道“你回答的很好。”
“南疆人也是以大小部落為首。”
“如果我們將他們馴化的和漢人一樣,知道道德禮儀,知道倫理尊卑,當他們完全認同了我們漢人的理念,適應了我們的管理模式和民族文化。”
“未來的十年、百年后,他們和漢人無異,還會做出不服管理仇視漢人的舉措嗎”
說簡單點,衛寧在用教育知識認知倫理禮儀道德去同化他們。
漢人的民族很多,想要大一統,一味的鎮壓只會適得其反,只要大家都是一家人,理念、觀念、意識形態一致。
那管理起來不就簡單多了嗎
百年后,南疆少數民族則不再會危害中原王朝。
田千秋聽完衛寧的話,忽然瞪大雙眼,這是他從未想過的一條偉大的道路
或許一朝一夕你不會認為它有多偉大,甚至不會看到成效,但未來呢
田千秋倒吸涼氣,震撼于衛寧的大局觀,震撼于衛寧的宏大布局
衛寧道“等尋個機會,我會再將山東的一群大儒給弄到南疆。”
這群家伙在中原也只會瞎搗亂,既然想弘揚文化,那就去南疆傳道,去實現他們孔老夫子的偉大復興去吧。
也算是大大的功德一件。
衛寧也知道,教育是需要錢的,現在南疆沒這個能力,他只能讓田千秋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一傳十,十傳百,先從一個人十個人抓起,然后再傳百人、千人。
至于是用什么手段,則需要田千秋自己去考量,衛寧沒辦法給與具體的錯示,還是需要田千秋自己因地制宜、因勢而治。
他只是給了田千秋大方向,告訴他自己未來需要看到的南疆是什么樣子的。
田千秋深深抱拳,他徹底被衛寧征服,他知曉自己和衛寧的差距實在太大,感慨又激動。
他覺得自己跟對了人,鄭重的承諾衛寧,說他一定會在南疆干出一番事業,不會給衛寧丟臉。
衛寧拍了拍田千秋的肩膀,道“希望不要讓我失望,這是伱人生的一次機遇,好好把握住。”
田千秋覺得衛寧越來越像個人物了,這話,他似乎在家族的一些長輩大佬和高官們口中聽過
田千秋和李其紛紛離去準備,今年年關前要出發去南疆。
安排好一眾事物后,衛寧便披著大氅出門,朝未央宮而去。
路上,恰好路過霍去病府邸,衛寧發現霍去病門前站著一老一少,在苦苦等待。
本來衛寧沒在意,而后就看到霍府的家丁出來轟趕那一老一少,言語粗暴,似在謾罵。
衛寧不由好奇的走過去,詢問道“什么事”
霍府的家丁自然是認識衛寧的,道“衛侯爺請里面說。”
衛寧瞥了一眼站在霍府外的一老一少,問家丁道“他們誰啊”
家丁道“霍侯爺的父親。”
衛寧“”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