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寧從未央宮出來的時候,長安又下起了鵝毛大雪。
長安各主干道上堆積著雪花,巷道陰冷的地方長期結冰。
入冬之后,因為道路不便,長安的生意也進入了寒冬。
商人不在城鎮市署易市,財政就會萎縮。
入冬之后,長安街肆上行人漸漸少了起來,雖然衙署小吏們都在清掃著雪花,盡可能保證道路通暢,但依舊難以應對大量的積雪。
戴德跟在衛寧身后,憂心忡忡的看著這一幕,嘆息道“每年入冬,整個大漢便暮氣沉沉,若道路通順,也不至如此。”
“道路的阻塞,給百姓帶來太多不便。”
衛寧深以為然的點頭,戴德憂心的是實打實的民生大事,并不是書呆子說些不切實際的話。
“衛侯爺,你說要建設書院老夫實在囊中羞澀,無法給予你支持。”
衛寧忙道“戴夫子勿要如此,你能出來教化百姓,已是天下人之福。”
“書院的事我說了,我會給伱建設,你莫要操心。”
“還請夫子動用自己的能量,多找一些儒生,一起教書育人。”
戴德肅穆道“此老夫分內之事,衛侯爺放心。”
衛寧帶著戴德認識了自己的府邸大門后,戴德便抱拳行禮離去。
等衛寧回到府邸,便叫來趙策,讓他去打聽一下長安城有沒有空地販賣。
衛寧給了趙策要求,便宜,地廣。
趙策領命而去。
長安的行政權力中心在北城,南城相對貧苦,大部分地區尚未開發,都是空地。
這些地自然都是朝廷的,一般來說漢武帝會賞賜一些立下功勛的武將。
不過現在還在空著。
其中一處約十畝的空地是顏仲元的,趙策找到了顏家的管事,商討價格。
北城的地價一畝可能要萬金,南城就便宜很多,一畝大概三千金左右。
趙策覺得太貴,這處空地背靠著小山谷,風水不太好,趙策還價二千金。
顏家管事說要回去和主家商討。
顏府。
顏仲元抱著茶盞喝著熱水,一旁幾名大儒齊聚。
顏仲元面色陰郁,道“既然戴德想依附于小人,那就傳出話去,就說戴德趨炎附勢,卑躬屈膝,無君子之風度,屈膝于鎮北侯的權勢之下,實乃鷹犬爪牙,自甘墮落。”
他要搞臭戴德的名聲
讀書人,尤其是他們這些儒生,一輩子將名看的比利還要重,他們可以不要錢,不貪色,但卻唯獨繞不開名這一關。
讀書人的通病,都清高,都想在史書留下濃重的筆墨,讓丹青留名,后人稱贊。
那就讓戴德身敗名裂
他們搞臭了太多人的名聲,首屈一指的便是商鞅。
不可否認商鞅變法有利有弊,但若不是他們推波助瀾,商鞅的名聲也不會在后世臭成這個樣子。
商鞅是這樣的,秦始皇更慘,孔安國把秦始皇焚書坑儒給記在尚書的序中,乃至后人全都認為秦始皇殺了儒生。
現在他們要搞戴德了。
說話間,顏仲元的管事走了進來,貼耳對顏仲元道“衛寧家中管事來買我們的地。”
顏仲元面色不悅,哼道“不賣”
“等等”
顏仲元叫住了管事,心道衛寧買地,想來是要給戴德建設書院。
這不就是戴德阿諛衛寧的絕佳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