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這兩日無論官場還是市井,都在私下討論關于衛家三娘子的事。
在衛平君被封后后,衛平君的墓葬規格再次上升一個臺階,宗正大農在緊鑼密鼓的給衛平君修陵。
衛子夫在被封大漢皇后之后,禮官們在這兩日舉辦了封后典禮,確定了衛子夫大漢皇后的正統地位。
陳阿嬌徹底落寞,一代皇后衛子夫登上歷史舞臺。
這些在整個漢朝歷史中都算獨一檔的大事,但百官們卻對此并不關心。
他們關注的重點無疑在立皇儲的問題上。
此前他們多次祈求漢武帝確立國本,漢武帝都置之不理,這一刻大家才明白,原來漢武帝一直在替衛寧鋪路。
難怪百官們總覺得漢武帝和衛寧的關系不一般,漢武帝為了謀劃這樁事,已經不知暗示過多少次,現在再說出來,百官只感到震驚,卻并沒有太大的突兀感,好像一切都合情合理。
等衛寧從河西歸來,恐怕漢武帝會當著百官天下人的面宣布立衛寧為大漢皇儲,改衛寧為劉姓。
這幾日,漢武帝已經讓大宗正卿將衛寧的籍貫祖籍改了,在皇室族譜玉諜上增添了劉寧的名字。
衛青本想去一封信到武威,將這幾日長安發生的事全部告知衛寧,可轉念一想他又放棄了。
等衛寧回來吧,讓漢武帝親自和他說。
這是漢武帝和衛寧的約定,此前衛寧和衛青說過這些事。
在衛子夫被立皇后位后,陳阿嬌談不上多悲傷,遲早會有這么一天,她早已知曉了,哀莫大于心死。
她陪伴漢武帝這么久,始終一代新人換舊人,她知曉漢武帝就是如此絕情之人。
劉煥心里的憤怒掩飾不住,即便他和陳阿嬌一樣,早就知道會是這種結果,但真當漢武帝將這一切公之于眾的時候,他內心還是氣憤、憤怒和悲哀。
他衛寧是你兒子,我不是嗎我陪伴父皇你的時間,孝順你的時間,難道不比他多嗎
伱才和他相處兩年,我呢我伺候侍奉孝順你十余年了,卻抵不過你和他這兩年的情感
劉煥又開始去慫恿陳阿嬌,嘴里開口說讓母親放棄一切,過些日子隨他去山東封地,可話里話外都是不甘心。
他自是希望陳阿嬌趕緊去殺了漢武帝,無論用什么辦法,只要漢武帝一死,再想辦法除掉衛青和霍去病,衛寧獨木難支,李廣等武將勢力本就和衛寧有仇,那時將會有更多的人支持自己,如此一來,可保證自己順利登基
只要父皇死去,一切不可能都會成為可能
但同時劉煥又不得不將這一切和自己撇清關系,他也不得不防著陳阿嬌失敗后帶來的災難性后果。
遠在武威郡,衛寧自然還不知曉長安已經發生巨變,消息的閉塞讓衛寧無從知曉長安那邊的消息。
他僅僅只是收到了來自漢武帝的嘉獎,說他制造黑火藥有功,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獎勵,僅僅只是言語上的嘉獎。
除此外漢武帝還要求衛寧暫時留在武威郡,組織武威郡一切善后事。
這和衛寧的打算不謀而合。
匈奴人占領武威郡后,屠殺了接近一萬的人口,犯下各種罪行簡直罄竹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