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賑自然不是衛寧先提出來的,歷史上早就有這種模式。
所以當衛寧提出以工代賑的時候,朝堂并沒有多大的反應。
具體措施不外乎就是要求當地百姓去參與賑災,往后丁男的徭役給免除。
路充國作為新任工部尚書,自然首當其沖的出列,他抱拳道“臣參見太子殿下。”
“臣有幾個問題,斗膽請太子殿下思慮。”
衛寧不卑不亢,面色平靜的道“說。”
路充國道“此思想,早在春秋時期被齊國大夫提起過,齊景公二年,齊地爆發水患,晏嬰聚攏流民治理水患,奈何軍役的人員不夠,無奈找當地百姓參與賑災,給與他們免除徭役的資格。”
“齊景公三年,按照晏嬰的設想,齊國實施以工代賑的策略,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凡參與賑災的百姓皆未盡心盡力,乃至水患治理一年都未有成效,反倒是朝廷給與這批百姓的食物越來越多,財政耗費越來越多。”
“最讓朝廷頭疼的便是,齊景公三年,參與治理水患的流民忽然爆發瘟疫,死傷者達萬人,被流民感染者高達三萬,給齊國帶來滅頂之災,今日我們效仿晏嬰,若再發生齊景公三年的悲劇當如何”
衛寧“”
他蹙眉看著路充國,淡漠的道“路大人是沒將朝廷的政策放在心中”
路充國一愣。
不等他開口,漢武帝便不悅的道“你們是屬牛的朕抽一鞭子你們才想到辦事”
“邯鄲地龍翻身才發生多久當初皇太子怎么提出避免瘟疫的策略治疫五策朕是不是讓衙門備案在冊”
“這才過了多久,你便忘的一干二凈還是皇太子的話伱們壓根沒記在心中”
路充國微微一顫,忙不迭道“這臣知罪。”
漢武帝沒理會路充國,反倒是看著衛寧道“路尚書前面的擔憂不無道理。”
“這么多百姓若是不用全力,那只會白白消耗朝廷財政,最終水患依舊治理不了,如何應對”
衛寧想了想,看著群臣道“誰說孤要用百姓”
啊
這話讓在場人都摸不著頭腦,不用百姓用誰
以工代賑不用百姓
衛寧道“若我用流民呢”
“水患既已發生,地方上一定有許多無家可歸的流民,這一批流民就是勞動力。”
“還有,以工代賑的核心問題是怎么解決財政分配的問題。”
“免除徭役他們看不到切身利益,若我們以財政給與補償呢”
“做了多少事,找監工記錄在冊,然后每日發下錢財補貼他們的勞動力。”
“如此一來,流民的積極性固然會增加,他們失去了財富,朝廷馬上給他們補充財富的方式,而不是免費發放,那其積極性一定會增加,是也不是”
等衛寧說完,朝堂上陷入一片寂靜。
衛寧只是稍微改變了思路,群臣的思路都被固化了,一直想著借鑒前朝的方式,卻沒想過改變。
是啊若是讓流民參與其中,而不是讓沒受災的百姓參與到賑災中,那他們的積極性一定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