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伯仁慚愧的道“不敢多謝殿下,殿下日理萬機還要替我這個老頭子開導,老夫真的慚愧。”
衛寧揮手道“沒什么,回皇醫署好好工作,替孤,替大漢,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來”
“遵旨”
等淳伯仁離去后,衛寧背著手在長安溜達,朗朗讀書聲不絕于耳,城南隨處能看到書院。
每一處書院能都能聽到稚童在念三字經,這還是兩年前衛寧從朔方送到長安的。
此前太學雖然將其納為教材,但能接觸的人畢竟太少。
如今隨處可見的學院,處處都能聽到人之初,性本善。
戴德看到院落外的衛寧,笑著走了出來,抱拳道“臣參見太子殿下。”
戴德現在神清氣爽,看得出來他很開心。
“老夫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三字經也是兩年前殿下傳給太學的,佩服佩服”
當初衛寧主持發展全國教育事業,如今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全國教育初現規模,越來越多的家庭將孩童送來入學,教育事業蒸蒸日上,這些微不足道的改變,都是衛寧主持的。
在戴德眼里,這是無量功德,足以載入史冊,別人都不知道衛寧對整個民族教育事業的貢獻,戴德再清楚不過。
“殿下,老夫打算今年執教結束,明年就離開長安。”
衛寧笑著道“夫子意欲何為”
戴德道“老夫愿全國各地都如長安一般。”
他打算學習當年的孔子,只是不同的是,戴德去個地方是為了監督發展教育事業。
衛寧道“好”
他鄭重的給戴德行禮,道“戴公大義。”
戴德笑道“殿下無需如此。”
“老夫倒是聽聞了山東諸郡洪災之事,倒是苦了殿下一片赤誠之心了。”
“老夫活了一把年紀了,世事看的也通透了許多,處理李刺史的事,陛下沒有做錯。”
“殿下不要和陛下置氣,他為了你好,也是為了兗州的安寧,那么多百姓,不是殺了李士懋一人可以平息的。”
“若是兗州百姓出現亂子,國家會更加動蕩。”
“你也莫要自責,老夫知曉殿下仁義,但此事也非無奈之舉,老夫理解你的苦楚。”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無可奈何,世事皆如此。”
戴德確實活的通透,衛寧忽然發現戴德的政治智慧似乎也不低,若是從政,絕對是一介名臣。
“戴夫子有意為官”
戴德笑道“老夫年紀大了,活不了幾年,打算將這一身本事傳給小侄,然后就能安然閉眼了。”
“殿下莫要再和陛下置氣,父子兩人總歸有一方要示弱,你父親做的所有事都為你,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愛,老夫是局外人,看的清楚明白。”
衛寧點頭道“我也知曉,只是心中還有些想不開,倒沒有怨恨父親的意思。”
戴德點頭“那便好。”
衛寧不再打攪戴德教書,拱手回到東宮。
剛回去后,秦子榆便找到衛寧,喜笑顏開的道“相公,棉花結果了。”
衛寧愣了一下,隨著秦子榆去看了后院栽培的一畝地棉花,看著碩果累累的棉花種子,不由激動萬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