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衛寧當然知道現在戶部難,但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做事,而且鑄幣還是要事。
短暫來看,會讓朝廷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但長久來看,衛寧的這次決策是沒錯的。
只是他們不理解衛寧罷了,不過衛寧也不需要他們的理解。
衛寧繼續道“至于諸郡國有二心,那就令御史臺派監察御史巡視各地,凡發現郡國治理不力,那就趁著這次機會再收回他們的治國權”
衛寧早就想改掉郡國制了,一個國家下面還有幾個國家,這說出去好聽嗎
況且這些郡王還有獨立自主的治理權,這不就等于將中央權力給徹底瓜分的七零八落
推恩令雖然發下去了,但短期還不能見效果,而且就算未來,諸王依舊有獨立自主的兵權和政權,對中央依舊是巨大的威脅,若是這次郡國的諸王有異心,那就將他們的權力收回來
現在大漢國防力量強大,地方郡王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他們頂多只敢動用點小動作,現在絕對不會有郡王敢起兵造反。
若是他們尸位素餐不盡心盡力治理百姓,衛寧也剛好有借口收回他們的政權,省的還要找其他借口了。
收回他們的權力是遲早的事,若是這次能憑著機會收回來,何樂不為
沉默一下,衛寧再次開口道“戶部的財政緊缺,今年年底全國官吏先發一部分俸祿,余下一部分先欠著,國家有錢了再給,都體諒一下國家的難處。”
趙周抱拳道“可本不該有這個難處的。”
衛寧還沒開口,漢武帝便沉聲道“給你們錢的時候伱們一口一個替國分憂,少給錢了你們就不樂意了,自己在任上貪了多少,你們是不是以為朕不知道”
“你們都是清官,兩袖清風,不拿一針一線是不是嗯”
趙周“”
漢武帝繼續道“他說不給你們錢了嗎國家有難處欠你們一點錢是不是不行”
趙周慌忙道“這臣不敢,臣不是這個意思,臣只是覺得鑄新幣完全不必要。”
漢武帝嗤笑道“不必要你是百官首揆,衙門待著時間長了就出去走走,看看是必要還是不必要”
“按照皇太子命令執行,太子牽頭工部盡快制造出新幣給朕看看,若是可以就抓緊鑄新幣之事”
百官不得不抱拳道“臣遵旨。”
等退朝后,趙周還是滿肚子疑惑,他主動去戶部找到了桑弘羊求教。
他實在不理解漢武帝最后那句話什么意思,為什么會說鑄造新幣乃形勢所逼,是必要之舉。
當桑弘羊將京畿之外民間貨幣制度遞近崩潰,郡國和商人私自剪裁秦半兩再私制貨幣等事說出來后,趙周才大驚失色。
作為百官首揆,這些事他居然不知道,還在朝廷頂撞皇太子,認為他鑄新幣乃好大喜功之舉。
只是這么想想,趙周就覺得慚愧不已,他實在不知道民間貨幣已濫觴到這種地步了
桑弘羊提醒趙周這些事不要亂傳,防止傳入民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