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水利工程工部在主持興修,每一項水利工程都需要浩大的財政支出。
這并不是工部尚書一人能決定的,和路充國無關,下面的人層層上面報價,到工部已經這么多錢了,工部若是壓價,下面的衙署借口做不了,工部也只能望洋興嘆。
歷朝歷代的官場都是這樣,治吏是困擾中國千年的問題,根本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除非負責官吏的不是人,是機器,只要是人,就一定有漏洞和貪污,杜絕不了。
這些道理漢武帝明白,衛寧明白,桑弘羊作為戶部尚書更加明白。
可讓桑弘羊驚訝的是,衛寧這海口未免夸的也太大了
將江南的水利工程承包給商人,商人能節省兩倍的財政支出
桑弘羊如何都不敢相信。
元狩五年夏四月初,戶部負責的工程招標會議正式開始。
會議在長安東北龜伏園舉辦,此前戶部已經對京畿乃至全國商人預熱過江南水利承包的消息。
經過一個月的發酵,各地的商人早已聚在長安,都在等著這次太湖工程招標會。
此前這些商人一定對太湖進行過考察,如何除淤,需要多少人力、時間,大致預算多少,利潤怎么賺等等。
大漢的商人何其精明,絕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但今日戶部給的條件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戶部那邊沒有報價,讓商人們自己報價,然后戶部挑選商人承包。
這話說出來商人們立刻就明白了,朝廷是要找報價預算最低的合作。
于是乎,各商人開始盡可能的壓價,然后不斷地將自己價格和資料送上去。
到傍晚時分,龜伏園的所有價格資料全部送到了戶部匯總。
戶部的燈火明亮,桑弘羊獨自在戶部辦公。
當他看到第一封商人的資料時,微微愣了一下。
這是來自藍田的一名商人,家族做綢緞生意,給的承包報價兩百零五萬錢。
換言之,朝廷只要支付給對方兩百五萬漢五銖,對方即可承包興修太湖水利工程。
工部那邊若興修太湖需要三百萬錢,當初桑弘羊對衛寧預算的價格兩百三十萬錢。
果然
如衛寧說的那樣,商人出的價格竟真比桑弘羊預想的還要低
可讓桑弘羊更驚訝的還在后面,另一名商人開出了一百九十六萬錢的報價,已經低于兩百萬錢了
大部分商人的報價都差不了多少,最低給出的報價竟到了一百八十三萬錢
這遠遠超過了桑弘羊的預期,更大大的減少了戶部的財政支出。
桑弘羊震驚的無以復加,衛寧說的不錯,這些商人果然會自己壓價,壓根不需要朝廷去談
他是怎么都沒想到,一個偌大的太湖除淤工程,竟只需要一百八十萬錢就能完成。
這已經比工部報價低了兩倍有余啊
由此可知,此前戶部在工部究竟多開支了多少錢
桑弘羊帶著資料和報價紙張,急促來到了未央宮。
麒麟殿內,衛寧正陪著漢武帝批閱奏疏。
桑弘羊到來后,漢武帝才放下手中的筆,笑著道“今日工程招標那邊情況如何”
桑弘羊抱拳道“回陛下,整個龜伏園已經去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