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寧坐在麒麟殿內陷入沉思。
這些年來,衛寧做了很多事,嘗試了很多改革,在江南興修水利,大力發展商業、教育、醫療行業等,這些改革目前都開始實施,并且惠利大漢的百姓。
但他卻忽略了人治的亂象。
他雖也和漢武帝探討過人治必然會出現的貪污舞弊等弊端,但卻忽略了徇私枉法。
今日看到刑部送來的死刑案犯的批復,他才開始深思漢律在未來會給社會發展帶來的黑暗統治。
因為比令的存在,導致司法判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陷入無邊的黑暗。
判案的主官甚至都不用去費心研究大漢律法,直接去翻之前的卷宗,只要有個差不多類似的案件,都可以用比來進行宣判。
這一定是背離了依法治國的核心。
漢朝律法相較于秦律有了本質的提升,秦律說到底其實是軍政法律,大都是為了士卒服務。
但漢朝相對和平穩定之后,律法也開始更偏向于服務規范百姓。
不過無論如何,漢朝法律還有很多弊端,雖然廢掉了秦朝的連坐法和許多慘無人道的酷刑,但本質上還是不公平的。
比如殺民,普通人殺民最該當死,權貴有功之人就會罪降一等。
這本質上對百姓還是不公平,百姓依舊會抗拒法律。
這大漢的法律,是該要修一修了。
第二日一早,后宮傳來消息,衛子夫已經可以自由出入后宮,想來昨晚漢武帝已經做好了工作。
衛寧背著手來到麒麟殿,發現漢武帝神清氣爽的在看著昨日衛寧批的奏疏。
“父皇。”
漢武帝看到衛寧后,招手道“你過來。”
衛寧恰好也有事要對漢武帝說,來到漢武帝旁邊落座后,他便開口道“父皇,昨晚我看了刑部送來的年終疏文統計。”
“嗯。”
漢武帝安靜的聽著。
衛寧道“去年一年,刑部勾的死刑犯有一萬三千八百多人。”
漢武帝不解的看著衛寧,道“有什么問題嗎”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國家設立法的初衷不就是為了懲戒這些惡人嗎
“咋了心軟啦”
衛寧搖頭道“那倒不是。”
“人太多了,難免會讓我覺得我們的法出現了漏洞,會不會出現量刑過重的極端。”
“昨晚我召了王臧,從他口中我還是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漢武帝點點頭,呷了一口茶道“你說。”
衛寧道“地方官在審判司法案件的時候,多都以比來作為參考,但很多案件特殊復雜,若是一味的蕭規曹隨,定是行不通的。”
比作為大漢律法的一條重要補充,本意設定是好的,大漢的律如果找不到可以判決的法律依據,那就以比來作處理的標準。
只要能找到相同案件甚至類似案件,就可根據前案的處理標準來處理。
漢武帝兵部覺得這有什么問題,狐疑的問衛寧道“怎么”
衛寧道“我在想,會不會出現重判的情況,會不會出現司法官根本就不精通律法,直接找前案來作比的情況。”
“或許沒有,或許有,這自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