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大漢的軍隊戰斗力將會直線下降,這一場戰爭就會進入僵持階段。
大漢的經濟負擔會越來越重,大部分的經濟要全部供給到西北軍中,這無疑對大漢的傷害更大。
所以主父偃才建議議和,當然這種議和不是說明大漢戰敗了的意思。
但漢武帝聽在耳中,仿佛感受到莫大的屈辱,道“議和”
“自從我漢廷滅了匈奴之后,就沒有議和這兩個字”
主父偃想了想,道“臣認為,是否需要找太子殿下商討”
“太子殿下足智多謀,或許能想出個萬全之策。”
漢武帝怒道“當初沒有太子,我大漢在北疆就贏不了了嗎”
主父偃脫口道“可滅掉匈奴還是因為太子殿下發明的震天雷啊。”
“而且大漢能有今時今日”
話說到一半,主父偃不敢再說了。
大漢能有今時今日的樣子,還不都是因為皇太子
若不是他哪有這么多錢去支撐李廣利在西北亂來
在此前大漢對匈奴開啟的幾場戰爭,將大漢的財力已經打到空虛,整個長安百姓已經叫苦不迭。
每一場戰爭都是舉全國之力在支撐著。
那個時候百姓對你漢武帝什么態度,現在對你什么態度,你心里沒數么
表面上看皇太子做的事不算多,但哪一件事不是潤物細無聲的在悄然改變大漢的格局啊
知曉你們父子之間或有一些矛盾存在,但捫心自問,要不是衛寧的存在,大漢能有今時今日之地位,你能去泰山封禪嗎
漢武帝表情陰冷,看著主父偃,道“繼續說,你話還沒說完。”
主父偃搖頭道“臣不敢,臣老矣,頭腦已經不靈活了,請求告老。”
漢武帝怒道“他桑弘羊請求告老,你也請求告老,如此來威脅朕”
“好朕準了你還有誰要辭官,都站出來,一起說清楚”
“今天若是不辭,以后若敢隨意辭官,就莫怪朕不客氣了”
董仲舒想了想,出列道“陛下”
“準”
“還有誰”
漢武帝站起身,盯著百官。
李沮想出列,但他被公孫賀給阻止了。
霍光也有這個意思,依舊被公孫賀給阻止了。
這一場朝會注定商討不出來什么結果,李廣利在西北還要繼續打,大漢還要源源不斷給他錢財和糧食。
什么時候結束這場戰爭,完全看漢武帝的心情。
朝會結束后,李沮和霍光紛紛不解的看著公孫賀,問道“為何不讓我們一同辭官”
公孫賀語重心長的道“每一個人的辭官,都是在將太子推向水深火熱之中。”
“陛下會覺得朝廷現在所有的人,都是太子的人,那么他會更忌憚太子。”
“不管有沒有這層考慮,但你們都不能再上去添亂了。”
霍光和李沮這才恍然大悟,衛青致仕后,公孫賀就成了衛家在官場的代表,他能看準這一層,足以說明公孫賀不簡單。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