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嗎”
唐昊想到了英語中的he。
這是取自古英語的“he”或“hee”,在公元725年被代指為“死者的冥界”,是盎格魯撒克遜異教時代的產物。“he”這個詞誕生于北歐神話,是一位掌管亡靈的女神。在詩人roseedda的gyfagng一書中,這位女神被描述成“擁有半藍色和半肉色身體且總是郁郁寡歡的形象”,但在古日耳曼語中,原始的意思則是“隱蔽的地方,冥府”。
古埃及文明中,隨著埃及人對冥王歐西里斯的崇拜興起,道德成為了決定一個人嘶吼狀態的主導原因。通常,在一個人去世后,他她會面臨著四十二位神圣法官的審判。如果按照“真相和正確”女神的誡命過日子,那么這個人就會受到天堂的邀請。相反,就會被交給阿米特,扔到火湖里。埃及神話中認為心臟是儲存靈魂的容器,所以制作木乃伊時,都會故意保留心臟,好讓靈魂得以升天。
在蘇美爾文明中,地獄代表著荒涼的領域,被稱為“kur”,由冥界女神埃列什基伽勒統治。與其他文明不同,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認為所有的靈魂都會去同一個來世,并且一個人一生中的任何舉動都不會影響這個人在未來世界中的待遇。
華文明中,認為地獄分為兩類,一個是魂歸投胎的地方,一個是懲罰輪回的地方,人死后,需經過審判,作惡之人就會下更深層的地獄,亦是十八層地獄的通由。
猶太教的但以理書中,有“許多睡在塵土中的人必醒著,有的要永生,有的要恥辱和鄙視”。根據猶太教義,地獄并不完全是實體的,相反,它可以與非常強烈的恥辱感相提并論,人們會為自己的不當行為感到羞恥,這構成了彌補不良行為的意識。當一個人偏離了上帝的旨意時,他她就會立刻出現在煉獄。據說反悔的門總是開著的,因此人們隨時可以將自己的意志與上帝的保持一致。
基督徒則相信,死者的靈魂要么安息,要么在逝后受到折磨直到復活為止,他們認為地獄的主要懲罰是與上帝的永恒分離。圣經呈現的地獄形象,為的是顯示沒有上帝的生活會多么沮喪和空虛,地獄不是一個地方,而是指示一種狀態,是因自由而明確地與上帝分離的東西。
但丁阿利吉耶里的神曲這樣描述地獄是一個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城,地獄從上到下逐漸縮小,越向下所控制的靈魂罪惡也就越深重,直到地心,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頂端,他們從魔王的尾巴爬過地心,另一面是煉獄。煉獄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對的地球另一面海中,靈魂在這里懺悔滌罪,山分七層象征著七大罪,每上升一層就會消除一種罪過,直到山頂就可以升入天堂。
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開篇以墮落的天使為開場,講述它們于天堂之戰被擊敗后在地獄中再次醒來的故事。彌爾頓將地獄描繪為惡魔的住所,并闡述它們借助人類的墮落,意向天堂復仇的經過。
如果目的地就是地獄的話,那這里的確是地獄的入口。
深海無邊無際,而在無邊無際中,有著自己難以想象的巨大怪物,自己卻渺小得如同沙灘的砂礫,踩上一腳都微不足惜。
“你說前面著我們的是什么抹香鯨還是歐根親王號”弗拉德苦笑,“如果見到歐根親王號,我一定跳出潛艇去熱烈地給它一個擁抱。”
“有沒有可能是龍種”唐昊問。
“媽的,別搞恐嚇,這里沒有衛生間。”弗拉德對吼。
“那就繼續前進,別再掛倒擋了。”
“我需要人出去檢查一下設備實施是否完好,唐昊,就決定是你了。”
“是你個王八犢子,趕緊走。”唐昊看了眼顯示器上的空氣艙與燃料艙的數據,他的確在做檢查,在這方面,他是個值得信賴的好指揮,“agares,武器彈藥剩余多少隔得太遠,我這邊看不見。”
“子彈剩余736發,魚雷剩余5枚,高性能炸藥尚未使用。”agares說。
“感覺只有魚雷有用。”弗拉德說。
“在水下魚雷是有用的,但這個特制機炮也產生了用處。”唐昊回憶起之前發生的一切,“美國的a10攻擊機疣豬裝備著30毫米的gau8機炮,備彈達到1350發左右,斯佩爾斯號裝備的機炮與a10攻擊機的類似,能輕易地將目標單位打穿。之前你在開潛艇的時候沒看到,但我看得清清楚楚,子彈直接打穿了山體,所造成的傷害比魚雷爆炸造成的更大。”
“好歹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軍將機槍的威力展示給了全世界。”弗拉德贊嘆,“因為這個,我們還活著,馬克沁真是個天才。”
“別天才了,中央風力以及達到了16級,堪比2006年臺風桑美襲擊福建時的17級陣風,渦形風暴伴隨著雷電,那里已經是雷暴地,進入那里的所有船只都會因為粒子影響散失所有溝通手段。”唐昊說,“但有個問題。”
“什么東西”弗拉德低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