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安哦了一聲,頗為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說道:“是我疏忽了,等會我先劃撥點過來,不過你們要保證在三天內將人手給招齊了。”
熊偉眼睛一亮,趕緊問道:“董事長,是有活干了嗎?是幫人加工,還是貼牌定制?有多少量?”
馬平安微笑著看了看他,沒回答,而是問道:“我們的工廠如果全力開工,產量如何?”
熊偉對業務極熟,只是盤算了幾秒。便說道:“我們廠現在共有兩條裝配流水線,每條流水線大概每天可以組裝一臺。
也就是說如果全力投產,24小時翻班,全廠每天的裝配數量最多兩臺。”
“這么慢?”馬平安皺了皺眉頭,想起在的下研究中心,組裝一臺飛龍一代,才幾十分鐘的樣子。
“不慢了,董事長,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
熊偉苦笑著解釋道:“古總當年買的是最先進的生產設備,聯盟機甲集團用的也不過是同一水準的。
但機甲是精密產品,組裝起來非常煩瑣,一天一臺,已經是最快速度了。
而且組裝后的調試也很費時間,從組裝到調試完畢大概需要兩天。”
馬平安想想也是。
這里的設備和地下研究中心的自然差的極遠,而估計也只有胡思和亂想兩個變態組裝出來的機甲才能一次完成,省卻了調試的步驟。
但如果按這個速度,一個月也就幾十臺的樣子,實在少了點。
馬平安不是沒有想過將地下研究中心的那流水線搬出來使用,或者直接在那組裝生產。
但地下研究中心是他的保命之本,把那么大的流水線拆裝搬出,動靜肯定小不了。
到時被有心人盯上了,恐怕研究中心就要曝光,而在那里組裝,各種原材料大量的進出,更是無法保密了。
想來想去,也只有在這里挖潛力了。
微微思索了一下,馬平安問道:“現在一條流水線大概需要多少錢?”
古董吃了一驚,趕快問道:“董事長,你接的買賣那么大?我們現在的生產力還跟不上?”
要知道,就算是聯盟機甲集團,生產的大眾產品,每個月的產量也就在千臺左右。
當然,那些特制機甲沒計算在內,不過它們產量更是有限,每個月也就幾臺的樣子。
馬平安點了點頭,伸出兩根手指晃了晃,笑道:“最少要每個月兩百臺,古總,熊工,你們給我算算,大概需要多少流水線才可以滿足這個產量,大概需要再投資多少錢,給我個預算。”
“嗯嗯嗯,給我一個小時,我就能給您個大概的預算!”
熊偉連連點頭,打開身份芯片上就計算起來。
他也是馬平安看好的人才,收購了這里之后,馬平安給了他5%的股份,此時看見有大買賣,心中著實興奮的很。
“古總,工人什么時候可以招來?”看熊偉已經忙了起來,馬平安轉向古董問道。
古董稍稍想了想,說道:“我們原來的工人招回來很快,但只能滿足現在兩條流水線的需要,如果您要擴產,必須加人。
熟練工可以去其他制造商哪里拉,但工資很高,如果是要自己培訓,也可以,但需要點時間,不過無論如何,三天都是不夠的。”
馬平安算了算,說道:“先保證現在的兩條流水線正常開工吧,新工人,我看還是自己培訓的好,不過要簽好協議,別培訓好了被別人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