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十一月底。
蘇明哲的公司營業執照,食品加工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等等手續,終于全部辦齊了。
蘇明哲用新公司的賬戶,一共給娜姐的江北文化傳媒公司轉了三十萬的勞務費。
這里面包括了,娜姐這半個月來,給蘇明哲的各種跑腿費,其中最大頭的二十多萬,是介紹明總,賣掉元青瓷那一單。
親兄弟,明算賬。
賬目做好了,以后的生意才好開頭。
娜姐收到錢,也就大方的原諒了,之前蘇明哲調戲她的過錯。
盧有光在辭去縣里安排的工作后,就趕了回來,沒有耽誤一天功夫。
這個時候,公司在高新區租賃的一層辦公樓,才裝修好兩個房間。
盧有光就選了一個作為自己的總經理辦公室,開始忙活起來。
蘇明哲一直頭疼的定制機械問題,盧有光勸他不要急。
隨后盧有光就打了一個電話,約對方見面,掛了電話后,就給蘇明哲介紹道
“老板,這個人叫蒙志遠,也是做銷售出身,我們在火車上認識的。現在他是高新區一家機械廠的銷售科經理,做事情非常有魄力,這件事找他,應該沒問題。”
“蒙志遠”
這名字聽著有些耳熟。
蘇明哲想了一會,才猛地想起來,這蒙志遠不就是都挺好里面的老蒙,也就是自己小妹蘇明玉以后的師傅嗎
半個小時后,蘇明哲和盧有光來到機械廠,就見到了老蒙。
果然是他。
此時的老蒙還很年輕,看起來也就是二十出頭的樣子,一個精神抖擻的小伙。
“盧廠長,好久不見。”
老蒙站在機械廠門口,等著兩人,一見面就朝著盧有光迎了過來。
盧有光連忙側身,讓出旁邊的蘇明哲,給他介紹道“蒙經理,這是我們天龍食品的蘇老板。”
蒙志遠一聽,搞錯主次了,連忙補救,朝著蘇明哲又打起招呼來
“原來是蘇老板,不好意思,幸會幸會。”
“蒙經理客氣了,以后要請您多關照了。”
蘇明哲也不至于小肚雞腸,為了一點小事就鬧情緒。
三個人聊著話,就在蒙志遠帶領下,走向他們的辦公樓待客室。
在盧有光的介紹下,蒙志遠這才知道,盧有光已經另謀高就,現在在一家新創建的民營食品公司做了總經理。
如今,盧有光和蘇明哲過來,就是為新公司定制機器的。
因為公司草創,所以定制的機器數量不多,只有兩臺。
等到這兩臺定制機器使用一段時間后,確定功能優劣,再進行更改完善。
按理說,這就是小活。
蒙志遠所在的大型機械廠,是不愿意接這種單子的。
不過蒙志遠確實有魄力,幾乎沒有猶豫,就去找車間師傅過來,商量定制機械的具體數據,以及價格問題。
一番交流后,那車間師傅就點頭表示,定制這種機器完全沒問題。
蒙志遠也沒有獅子大開口喊價,而是要了一個適中的價格,確定每臺機器兩千五百塊。
以后數量多了,還可以再談折扣。
這個價格比馬路邊上找人定制,貴了四五百塊錢。
但是這種大機械廠是可以安排人上門包修、包換的。
三包這個概念,是八十年代初,各個制造業提出來的一種口號。
后來三包政策深入人心,國家也在完善相關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