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壓制山寨對手出現,蘇明哲又把每包辣條的利潤定的非常低,刨除材料成本、運輸成本、人工成本等肉眼可見的運營成本后,毛利潤只有五分錢。
從財務報表數據來看,每天生產的三十萬包辣條,可以賺取一萬多塊的毛利潤。
這里面還要再減去工人工資、銷售員的提成等。
實際上的純利潤,大概也就是一兩千塊。
這些財務明細,除了財務部,就只有蘇明哲這個大老板知道。
在外人看來,天龍食品,就像是一頭嶄新的吞金獸,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無數人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太平鎮的天龍加工廠。
只有蘇明哲明白,現在的天龍食品其實在玩火。
人力成本太高。
所以,過了元旦以后,蘇明哲就聯系老蒙,讓他聯系機械廠的師傅,幫忙定制效率更高的流水線生產機器。
在蘇明哲的預估中,這些新的流水線機器,能提升十倍、甚至一百倍的生產效率。
一月下旬,機械廠給出了一份新的流水線生產機器價格明細。
按照目前加工廠的工人規模,機械廠重新研發的流水線機器設備,只需要六套,八個小時的生產效率,就能頂得上目前的二十二套機器兩班倒的生產效率。
設備數量縮減到四分之一,時間減少到三分之一。
如果按照目前的工人數量,三班倒的工作,定制六套新的流水線設備,兩百多生產工人,就可以提升三倍生產效率。
“果然,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蘇明哲沒有猶豫,直接就下了六套設備的合同。
老蒙接到訂單,就督促機械廠師傅快速生產了。
到了二月份,工廠完成了流水線設備更換,生產效率一下子提升了三倍。
而工人上班時間,卻縮減了三分之一。
眼看就要過年了,這種待遇也算是一個好消息了。
96年二月份到了。
在放寒假前,蘇明哲又回學校學習了幾天,參加了一下期末考試。
“感謝這個時代,新聞報道還是非常延后。”
蘇明哲創辦天龍食品公司,因為一直藏在后面,不論是公司組建,還是工廠組建,他都不是明面上的話事人。
所以,天龍食品熱鬧的要鬧翻天了,他回到學校時,卻沒幾個人知道他的光榮事跡。
學校里的同學對蘇明哲離開的兩個多月,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還是非常好奇的。
蘇明哲就隨口應付了一下。
這些同學都是精力旺盛的小年輕。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還有心情關注蘇明哲這兩個月過的情況。
也不知道,等期末考試以后,這些家伙心情會不會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狀態。
很快,期末考試結束。
蘇明哲自我感覺了一下,全部滿分肯定不可能,但是五六門功課滿分,還是可以保證的。
考試這種事情,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蘇明哲無所謂自己的成績,卻又對女朋友李安生的學習特別關注。
在放假前,蘇明哲托了一下關系,提前拿到了李安生的成績。
考得還不錯,八門功課,總分九百分,考了七百多分。
這時候的高一沒有生物課,只有語數外,史地政,化學、物理八門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