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琰早就知道,隨著自己這個閨女為了救自己一命,四處張揚,顯露各種本領,定然會惹來事端。
如此,閨女把自己從大理寺救出來,已經算是報恩了,再奢求太多,按照閨女的話里意思,恐怕會福禍難料。
當晚,楊玉奴和父母說了一夜話。
第二天,在眾多勢力眼線注視下,楊玉奴步行出了東都,隨后就騰云駕霧離去了。
消息傳回各大勢力耳中,東都城內,談玄論道,尋求長生不老的話題,開始蔓延,最后就連朝堂之上都開始爭論起來。
一轉眼,到了年底時。
蘇明哲陪著楊玉奴悄悄回到長安,聽到談玄論道的聲音依舊盛行于世,不由得暗暗搖頭。
“看來這世界上沒有了楊玉環,以后免不了也要有個張玉環,劉玉環了。”
“自古以來,君王昏庸無能,都會把過錯推到女人身上。”
楊玉奴現在能保證的,就是自己一家安危罷了,至于君王天下事,和她無關。
甚至,對于楊家,楊玉奴也沒敢太過照顧。
在歷史上,楊玉奴的三個姐姐,都不是讓人省心的玩意。
在楊玉奴一步登天后,楊家也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十年的繁華過后。
隨著楊玉奴被縊死,整個楊家瞬間土崩瓦解,飛灰湮滅。
在楊玉奴眼里,楊家這一代已經失敗了,自己只能關注下一代。
楊玄琰一共有妻妾六人,生了十七個孩子,活下來十個。
如今膝下還在世的,有四個嫡女,五個庶女,一個庶子。
孩子的夭折率超過五分之二,在這個時代也算是很稀松平常。
楊玉奴每次過年節的時候,看望父母,都會順便指導教育一下家里的姊妹。
在楊玉奴的培養教育下,楊家的女孩雖然沒有嫁給大富大貴的人家,最起碼過得日子還算不錯。
唯一的庶出弟弟也在成年后,考中進士,外放為官。
如是過了十多年,張果被唐玄宗請過來。
就和楊玉奴講的一樣。
張果這老道,人老心不老。
他直接表示,皇帝如果想學習自己的長生不老之術,就要皇帝妹妹玉真公主嫁給他。
李隆基倒是想答應,但是早就出家修道的玉真公主,根本不同意。
并且玉真公主反應特別強烈,聽說哥哥要把自己嫁給一個老道后,直接給自己的皇帝哥哥寫奏折,請求罷免自己的皇家公主封號,從此以后與皇家斷絕關系。
李隆基一見自己妹妹如此抗拒,這才罷了心思,準備選取民間女子,侍奉張果真人。
經過一年遴選,選出秀女三十六,全部送去做了坤道,侍奉張果。
舊事重新發生,楊玉奴難免回憶起過往舊事,一時間情緒難以自抑,對著身邊男人,說道
“公子,這圣天子選了三十六名坤道侍奉張果。張果答應給李隆基留下一女,傳授真正的長生仙法,其他三十五人卻要作為爐鼎,早早香消玉殞。”
蘇明哲以為女人感懷,物傷其類,就開口安慰道
“你如果有要好的姐妹,咱們可以把她救出來。”
“哼”
楊玉奴聽了男人的話,立刻收起兔死狐悲的假仁假義,冷笑道
“當年三十六秀女都知道,只能存活一個,表面上都是姐姐妹妹的稱呼,暗地里卻掙個你死我活,哪來的情面。”
有句話,楊玉奴沒說。
就算是當年有點情面,如今一千多年過去了,那點情面也早就消失了。
隨后的日子里,楊玉奴和蘇明哲又恢復了往日清修寡淡的日子,忙時耕田種地,閑時游山玩水,訪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