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吳倩回信,都過去一個月了,這個時候,王泉才告訴自己,難道。
蘇明哲怪異的看了王泉一眼后,不管這里面有什么情況,他都點頭同意了。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
這是一個不論男女,都蠢蠢欲動的季節。
王泉見蘇明哲同意,頓時眉飛色舞,又和蘇明哲商量著,等解凍以后,工隊給蘇明哲蓋新房時,也順帶給他和吳倩蓋一個院子,兩人結婚以后,還可以繼續做鄰居。
“你想的真是長遠啊。”
蘇明哲快走了兩步,來到了新小學的校址。
三十多個工隊師傅正在夯地基呢。
兩個上了年紀的大師傅見到蘇明哲過來,連忙帶著大家伙打招呼
“蘇知青,您看這地基夯得怎么樣”
蘇明哲檢查了一下,確實已經夠平整、夠厚實,也夠穩固了,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劉師傅,趙師傅,這地基夯得確實不錯。等水泥一到,咱們就可以上木籠,灌水泥了。”
時代原因,鋼鐵主要供給國企工廠,農村建房沒辦法澆筑鋼筋。
不過,蘇明哲發明了一種木籠,作用和鋼筋差不多,一樣可以起到防墻體斷裂的作用。
眾人見蘇明哲同意了,這就開始商量著,等過兩天天氣暖和一些,就開始上木籠、灌水泥。
老村長聽到蘇明哲過來的消息,就背著雙手走了過來
“蘇知青,有個好消息告訴你啊。”
“村長,什么好消息啊”
蘇明哲對老村長還是挺敬佩的。
這樣一個老人,就因為自己為村里做了一些事情,根本沒把自己當成插隊的知青,倒像是把自己當成上級派下來的特派員了。
平日子任由自己在村里指揮村民,誰敢不聽自己指揮,都不用蘇明哲說教,老村長第一個就會沖上去,幫助蘇明哲維護權威。
“昨天下午我去公社開會,公社上說,上面準備再給咱們派幾個知青。”
老村長笑得特別燦爛
“以前啊,咱們這里窮山破水,誰都不稀罕來。但是自從蘇知青您來了以后,咱們這地方慢慢也變成香窩窩了。”
“村長,您這就抬舉我了。”
蘇明哲對于有新的知青過來,心里也非常高興。
想要讓白牙山村發展起來,蘇明哲可不認為只依靠自己,或者目前的六個知青就能做到。
在蘇明哲的計劃里,知青的數量是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嘛。
至于這些知青過來以后,怎么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蘇明哲也是早就有所準備。
“對了村長,您剛才說,昨天去公社開會,出山的路通了嗎”
“還沒通,不過也快了,下周應該差不離了。”
“那我下周回吉春市一趟,去年下的訂單推土機,也該讓他們送過來了。”
蘇明哲現在待在白牙山,其實非常無聊的。
從早到晚,主要工作就是打獵。
按照習慣,蘇明哲視獵物大小而定進山狩獵次數,多的時候六七次,少的時候三四次。
除了進山狩獵,蘇明哲剩余工作就是待在菌孤種植試驗基地里,和鄭娟廝守著,注意菌孤的種植情況。
問題是這些工作沒什么技術含量,蘇明哲也只能耐著心思,陪著大家慢工出細活。
回學校的路上,王泉難忍喜悅,道“哥,下周回去應該是于虹陪你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