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母已經是滿頭白發了,不過精神矍鑠,眼神里帶著神采。
這老太太以前吃過的苦太多了,這幾年在白牙山村,蘇明哲幫助她調理、保養,這才讓她能夠保證身體一直健康。
而電視劇中,老太太好像就是這兩年過世的。
“媽,我扶著您回家啊。”
車隊把幾人放在了太平胡同路口,鄭娟下了車,就把三歲大的兒子遞給自己男人,伸手攙扶著老太太朝著家里走去。
“姐夫,我來抱著熙熙吧。”
鄭光明拖拽了幾下行李箱,累得臉紅氣喘,最后只能厚著臉皮,接過自己外甥。
“小心一點。”
蘇明哲把兒子蘇文熙遞給小舅子,然后把一個包袱背在背上,又一手一個行李箱,跟在后面,慢慢地朝著太平胡同里面走去。
臟、亂、差,依舊是太平胡同的特色。
五人穿著干凈整潔,走在太平胡同的巷子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透過門縫看著他們。
鄭家已經有四年沒住人了,雖然蘇明哲每次回吉春市,都會過來打掃一下,但是屋子內外依舊難掩破敗景象。
鄭娟扶著老太太坐在院子里,她自己拿起笤帚就打掃起來。
鄭光明抱著外甥進了院子后,把外甥放在地上,自己也拿著小掃帚清掃起來。
蘇明哲也沒閑著,把行李放下,給鄭娟、老太太說了一聲,就出去采購東西去了。
鄭家家里四年沒住人,什么東西都缺。
不到一個小時,蘇明哲不僅買回來了充當晚飯的熟食,還把以后生活需要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買了回來。
除此之外,被褥、涼席,風扇等等,只要是居家生活需要的,蘇明哲也都買了不少。
坐了一天的車,鄭母早就累了,略微吃了一點東西,就開始攆自己閨女女婿
“娟子,你和明哲快點回家吧,別讓親家等急了。”
現在鄭娟已經是蘇家的媳婦了,蘇明哲帶著老婆孩子回到吉春市,肯定提前和蘇母蔣翠萍說過了。
“媽,那我們先回去了。”
鄭娟也知道這個道理,抱著兒子,蘇明哲拖著行李,一家三口朝著蘇家走去。
前年的時候,蔣翠萍的工作崗位就讓高中畢業的小兒子蘇明學頂替了。
蘇明哲一家三口趕回來的時候,蘇明學還沒下班,家里蔣翠萍正準備做晚飯。
見到兒子孫子回家,蔣翠萍快步迎了出來,從兒媳婦懷里抱住了自己的乖孫子。
“我們家熙熙都長這么大了”
“奶奶。”
蘇文熙已經是虛歲三歲,記得蔣翠萍這個奶奶,奶聲奶氣得叫了一聲,立刻就讓蔣翠萍笑得合不攏嘴。
“乖孫子,走,奶奶給你拿糖吃。”
鄭娟看著爐火上的飯鍋,隨手系上了圍裙,就開始炒菜做飯。
蘇明哲把行李箱放好,正準備出去幫媳婦做飯,卻被親媽拉住了
“老大,你們一家三口怎么這個時候回來了”
蔣翠萍是接到街道辦事處通知,說自己兒子一家要回來了,但是具體原因并不清楚。
“我和鄭娟被領導特批,不需要考試,直接進黑大上大學,這是我們的錄取通知書。”
蘇明哲說著,把大學錄取通知書拿了出來,與通知書一起拿出來的,還有一個信封
“媽,這里面的錢,是這幾年村里給我和娟子補發的工資和補貼,一共三千兩百多塊,你都收著吧。”
原本知青下鄉是沒工資,沒補助的。
但是去年的時候,政策發生了變化,開始給知青發工資,發補助了。
這個工資、補助標準有高有低,并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