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關于慶帝死因,陳萍萍建議,不要告訴外人是遇刺身亡,免得引起朝中百官,和京都內外恐慌。
太后也照準了,就說慶帝得了急病駕崩的。
到了第二天。
百官上朝,這才得知昨天慶帝駕崩的消息。
二皇子李承澤看到蘇明哲在眾人三勸三辭中登基稱帝,氣得直吐血。
隨后,范建一道奏請,又把李承澤拉進皇宮,給慶帝守靈去了。
李承澤連一點反應、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大朝會過后。
蘇明哲已經算是南慶新帝了,讓侯公公召來林若甫、范建、陳萍萍,以及禮部尚書郭攸之,還有京都府尹梅執禮、鴻臚寺少卿辛其物。
這次議事,少了靖王,多了郭攸之和梅執禮、辛其物三人。
靖王李治不參與朝事,自動請了旨意回自己王府守孝去了。
郭攸之是永陶長公主李云睿的人,而李云睿是蘇明哲定下的女人之一,所以,這郭攸之也就相當于蘇明哲的人。
其次,京都府尹梅執禮和禁衛軍副統領宮典,都是李承乾努力拉攏的朝臣,現在也算是蘇明哲的心腹。
至于辛其物,那是李承乾的鐵桿心腹。
蘇明哲請大家坐定后,正要開口,就聽梅執禮小心翼翼道:
“陛下,這商議國事,怎么不請胡、舒兩位大學士”
南慶國,實行的是內閣六部制。
內閣有三位大學士,其中內閣首輔大學士,也就是林若甫。
同時內閣還有胡大學士和舒大學士兩位副相。
這兩位大學士喜歡清談,和太子也不親近,蘇明哲本來沒想著把他們叫來。
此刻梅執禮忽然提醒這一句,蘇明哲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
“這是朕一時忘了,侯公公,快請胡大學士和舒大學士前來議事。對了,再請吏部顏卿家也過來一趟。”
胡大學士、舒大學士兩人與林若甫雖然都在內閣,算是文臣首領,但是在南慶文人群體中口風,卻是截然相反。
南慶文人都把林若甫稱為奸相。
而胡大學士和舒大學士,卻被稱為士林文人首領。
一看文人對三人的態度就知道,林若甫和這兩人是敵對派系。
而吏部尚書顏行書,也是文官中,獨樹一幟的首領人物。
不多時,三人到來,開始了,蘇明哲登基稱帝后的第一次小朝會。
而朝會的議題,除了一些常規話題,比如說慶帝入殮的事情,還有就是幾個部門事務重新劃分。
首先,內閣依舊是林若甫為主,還兼管刑部。
其余五部則是分別由范建主持戶部,顏行書主持吏部,郭攸之主持禮部,舒大學士主持工部,柳國公主掌兵部。
另外,胡大學士主掌都察院,陳萍萍主持鑒察院,梅執禮調任大理寺卿,辛其物主掌中書門下。
南慶朝廷的中書門下簡稱中書。
在南慶朝堂上,中書的職能,相當于明清時期的翰林院,主要是給皇帝大臣們做個文秘工作,同時還負責修書撰史等。
這中書門下,一般都是皇帝心腹擔任。
原本,中書門下的事務,都是以胡大學士和舒大學士為主。
現在蘇明哲把兩人調任其他事務,改由自己的鐵桿心腹辛其物來擔任新的中書令。,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