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量著,李闕宛捧著玉匣上前,在近處拜了,雙手捧上前來,恭聲道:
“稟真人,三樣靈氣已收畢。”
李周巍略有訝異,挑眉道:
“好快。”
往后的術法修行,李周巍同樣把目光第一時間投在了身法之上,離火的那一道“蹈焰行”固然厲害,卻并非他首選。
畢竟他與李曦明不同,李曦明受箓“谷風引火”,對各類火焰有極強的控制力,這一點恐怕天下沒幾個修士夠得上,修行“蹈焰行”自然輕松的多,而李周巍受箓“明彰日月”,將來要提升的是明陽一道的道行,修行的明陽法越多,到時因為道行提升的獲益也就越大,如果是離火身法,到時就很難吃到這份好處。
于是他仔仔細細在日月同輝天的“上寰閣”之中尋找一陣,找了許久的明陽身法,卻大多不滿意,可這么一看,卻讓他看到了那五品清炁術法《玄閎術》!
此術抬舉清炁,無漏無傷之時寄養太虛,受傷之時便將以清炁療愈,身隕之時還可以用升陽借助清炁逃遁,頓時讓李周巍大喜。
他并非是想用這保命的神妙,而是看中了這用清炁療傷的手段!
要知道他法軀出眾,可一旦受傷治愈起來難得多,“明彰日月”雖然使他性命修為寄予一府,法軀可以避開很多致命傷勢,可受傷起來還是很麻煩,絕對不同于李曦明服一枚丹藥,閉關不到半年就可以修復…
而《玄閎術》抬舉清炁,就是難得的不與其他道統沖突的療傷妙法!于是他果斷將身法推后,先將《玄閎術》取來修行。
清炁之術往往沒什么苛刻的條件,此術也不例外,附錄著數種采氣訣,采用“小清靈氣”、“小乾清氣”、“玄許清氣”三種,也僅僅要一份而已,正是李闕宛送上的三道靈氣!
這三種清氣都不難采集,卻只有“小清靈氣”廣為人知,其他的并未聽聞,要從頭采集,本要按年計數,聽他來問,李闕宛忙道:
“其余兩道與“小清靈氣”大同小異,同出一源,采氣法又在,晚輩用了仙基物性之變,多花了幾份小清靈氣去換,早早換得。”
不用多等自然是好的,李周巍滿意點頭,正要多說,突然有些警惕地抬起頭來,若有所查,他的身形立刻化光散去。
兩旁的幾人對視一眼,一同往天上望去:
“有人過江來了!”
李周巍一步踏出,已至太虛,滾滾的明光伴隨著白氣立刻從他身上徜徉而出,化為麟獸之形,圍繞盤旋,此刻兵器不在手中,依舊負手而立,聲若雷霆:
“哪位道友前來拜訪!”
便見太虛誕出火焰來,真火熊熊,如瀑如江,在太虛中蔓延擴散,化為火域,現出一中年男子來。
此人中年模樣,衣著繁復,上衣雪白,著明紅色袍擺,兩肩披著黑色的大氅,身材雄偉,鼻梁高挺,美髯濃眉,極為英美。
他那一雙威嚴的眼眸之中真火滾滾流動,此刻遙遙望來,便使太虛灼熱,如處火中。
真火灼灼,倒映在太虛中,金眸男子聲音低沉,帶著一分疑慮:
“原來是渤烈王!”
此人正是高家王侯,三道真火神通紫府中期修士、如今一路南下,勸降諸家的渤烈王高服!
他的名氣極大,實力又強,是北方有名的王侯,很久之前就有營湖斬妖、大治齊地的美名,當年南北之爭時南北勢力有差距,就被請來鎮守,秋水真人、元修真人見了他都要禮讓三分…李周巍只看了真火和這美髯濃眉的模樣,便曉得是他了!
‘渤烈王過江了…’
高家在這次事件之中扮演的角色不算壞,可這么一過江,也是令人猜忌的事情…李周巍只能微微頷首,朗聲道:
“不知渤烈王大駕,有失遠迎。”
這駕馭真火的王侯卻在火中不動彈,如同一座雕塑、一尊神像,眼中含著灼灼的真火,卻始終靜靜地、甚至有些迷惘地望著他。
足足過了一息,這位以雄姿美髯而聞名的王侯才微微動唇,神色極為復雜,聲音雖然雄壯且有磁性,卻帶著些沙啞:
“小王見過…見過…公子。”
他不曾用真人,不曾問道號,也不曾用湖上主人、李氏主人的稱呼,而是躊躇了幾次,用了公子二字。
李周巍略有訝異,不知如何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