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曦當年便是我李氏砥柱,曦明更是佼佼者,渾俗和光,自有其度量,你是我家百年之麒麟,他將家中的大權交給你,凡事你決定了,就是一族之意志。”
自從李曦明將“華陽王鉞”交過來,李周巍便有了明悟,此刻雙目含光,輕聲道:
“明煌受先輩效信,唯恐思慮不周全,恐怕南北之爭仍有殺劫,直沖我家而來,叫晚輩砥礪神通,增進修為,神通圓滿為止。”
……
愧渡殿。
真火熊熊,光彩變化,金色火焰照耀著緇色的爐壁,使得上紫下黑的色彩越發濃郁,壁上形態怪異的烏鴉、鴟鸮一一明亮,口吐黑光,玄妙漸現。
“鵂玄渡景爐”的五足微微顫動,一同放出光彩,神通法力逐漸回縮,凝聚出一點點流光,那光華溫潤如玉、捏著神通的手迅速掐了個訣,收束火焰。
一時間溪水聲動響,片片灰黑之光從爐口之中竄出,被神通束縛,一一落入那掌心,化為一枚枚圓滾滾,紋山水坎坷紋路的靈丹。
“丹成了!”
李曦明緩緩吐氣,顯得很是酣暢淋漓。
煉丹一事,太難的煉起來麻煩,耗心費神,太簡單又無聊無趣,“虺水懸道散”難度中規中矩,“鵂玄渡景爐”又極為好用,可不是煉了個爽?此刻把玉盒一開,便見里頭躺了足足兩排丹丸。
“足足十七枚!”
“鵂玄渡景爐”不愧是紫府靈爐,『并鵂』一道又與『坎水』相合,這一爐下去足足出了八枚,無疑是他一爐出過最多的紫府丹藥,若不是自身道統不合,恐怕能達到史無前例的十枚!
雖然煉丹一事,丹數多少也與丹方有關,如“玄確經心藥”稱藥,本就是急救而用,出爐正常就三五枚,更多的技藝在于提升藥力,“虺水懸道散”也有丹方上的助益:
‘常言道,散者,散化用治痼疾,成丹五六,以備常用。“散”所成的丹數本就會多一分,可再怎么樣也不過一兩枚的差距,八枚是極為厲害的成績了!’
這兩爐合起來就是十六枚,加上先前余的一枚丹藥,一共十七枚,交付定陽子的十五枚是綽綽有余,再將一旁的藥盒拿來一看,那漆黑的、閃著細密鱗片光彩的“滄州虺鱗”正躺在其中。
‘“滄州虺鱗”到手!’
望著“鵂玄渡景爐”,一時間甚至有些遺憾:
‘好用是好用,只可惜不是我家的。’
李曦明手里的靈資可不多,“沖離寶葉”一去,就剩下“頸下羽”和“尚饗銀”了,如今添這一味靈資,很寶貝地收起來,忖道:
‘送過去十五枚,還能留個一二枚,怎么也是枚靈丹,關鍵時刻有用途。’
再看看劉長迭給的玉佩,三五天前就被喚醒了,散發著淡淡光暈,顯然是早已經找到了人,不能再耽擱,于是收功起身,從殿中出去,兩側寂然無人,一身道衣的后紼真人卻到了近前,笑道:
“見著云氣聳動,便知是丹成,不曾想還有幾分坎水的味道,真是好丹術!”
李曦明謙虛幾聲,答道:
“前輩謬贊了,是暖了暖爐,試了試丹火、寶地的氣機,真是一等一的地方,叫我好羨慕。”
后紼謙虛了兩聲,李曦明卻道:
“我要給那友人煉丹,還須去接一助力來,正巧讓前輩見一見。”
“但去無妨。”
太陽道統如今虛弱,后紼自然樂得多結交些人物,撫須點頭,李曦明便告辭騰空,一路踏太虛到了分蒯島,尋著玉符中的聯系而去。
很快,他越過分蒯島,在一座臨近的海面上停靠,一直潛到海中,一尊銀色的閣樓正立在礁上,飛閣流丹,雕梁畫棟,魚蝦穿行,看著很是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