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咱們這不是歪曲歷史詆毀古人的清譽,而是給盲目崇拜她的人當頭一棒,以更客觀的態度公平公正地看待她的過往……”
“對,如果她真是那種人,就理該接受后人的審判。如果是我們錯了……”
“我們錯什么了?”那個創意發起人女生打斷小伙伴的話,“咱們又不是拍紀錄片,我們是拍戲,是搞藝術創作,一切內容純屬虛構。瞧瞧現在,哪部劇不是用著古人真名編造各種內容?
劇情需要嘛,其中少不了各方的猜測……”
藝術創作本就是天馬行空,各憑想象。合觀眾眼緣就大爆,不合就慘淡收場。除了這兩種下場他們還有什么錯?如果實在擔心,那就把人物的名字改了。
到時,哪怕正主復活也拿自己沒轍。
女生正在侃侃而談,突然胸前“啪”的一聲微響。她愕然閉嘴,伸手扯出脖子的掛墜一瞧,嗬,一枚裂成幾小塊的精巧墜子簌簌散落。
碎裂的程度,讓本能地伸手試圖兜住的她啥都沒撈著。
“啊!”女生吃驚地低頭摸索一番,“怎么突然裂了?這可是我家的家傳之寶!”
“家傳?現在還有這玩意兒?”朋友們不信,紛紛出言調侃,“傳幾代了?你們家是傳女不傳男?”
經歷了智能動亂之后,古時流傳的所謂護身符早已湮滅在慘絕人寰的動亂中。對于現代人來說,大家伙能活下來全憑自己先人的本事,與怪力亂神無關。
像護身玉牌之類的物件,多半在動亂中被砸被失蹤。
剩下的小部分被當成紀念品或裝飾品,而且多半是落在長子嫡孫的身上。國人的德性,對外相信科學,事關兒孫的安危便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傳給女兒的很少,除非家里只有獨生女。
“哎,不是這樣的,”女生略顯煩躁地瞅著仍很結實的掛繩,“是我爸這邊有遺傳疾病,幾乎每家都有人得病死了……”
不限什么病,什么病都有可能。
很奇怪的一種現象,去年還走了一位叔叔和一位大姑,早幾年有一位堂兄也……總之,她爸這邊的女兒要么嫁外地,要么終身不嫁,反正嫁不了本地人。
鄉里鄉親的,誰不知她家這樁百年奇聞?誰敢娶?
倒是男的幸運些,媳婦都是外地來的,嫁進來才聽說這些事。可聽說歸聽說,幾乎沒幾個外來媳婦會為了一樁傳聞放棄丈夫,以為那是迷信。
直到自己生下孩子患病才后悔莫及,女生的母親便是這類人。
本地的一些長者們說,她爸那邊的先祖肯定是得罪了什么人,被詛咒了。眼下這位姑娘姓顏,叫顏寶。隨母姓,媽媽期盼她能藉此擺脫父系那邊的詛咒。
這枚護身玉墜是顏家舅舅的,顏媽向弟弟乞求許久得來的。
“我姥姥說,這是顏家的太公太婆年輕時偶遇一位很神奇的神婆,啊不,應該是女巫,因為她有一顆水晶球能卜算每個人的過去和未來……”
要不是這位女巫出手相助,太公太婆死了,也就沒有她顏寶這個人的存在了。
“當然,這都是聽老一輩說的,當不得真。”顏寶摘下掛繩收好,一邊唉聲嘆氣,“如果真那么神奇,為什么智能之亂她沒出來救世?女巫應該很長壽的吧?
啊,要不把這位女巫的事跡按到白蓮花的頭上……”
靈感來得猝不及防,在場的伙伴們立馬開始抄錄和接駁,忙得不亦樂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