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開售結果讓紀月無很滿意。
后面又連續看了幾天,銷量不出意外的降了下去,特別是青壽丹,直接暴降到一天只有幾百幾十的銷量。
復香果還好,基本每天的流水都能穩定的維持在兩千萬左右。
這個數目紀月無很滿意。
雖說京城此次聚集的修士很多,但大多數都是煉氣期,筑基修士的比例很少。
這就意味著以后京城的持續銷量,還得靠各大世族來維持。
不過復香果這東西不僅是快銷品,更是必不可少的修煉用品,對于普通修士和世族而言,這是他們無法拒絕的。
只要他們還想更進一步,那就必須得購買復香果。
這就是紀氏吃定這口肉的底氣。
武榜排名戰悄然打響。
與此同時,朝廷也開始派出一些重量級的官員前來觀戰,六部尚書來了三位,就連皇子也來了好幾位。
這是以往根本見不到的。
前幾屆只有武榜狀元戰,以及武魁選決戰,才會有這種級別的官員甚至皇帝前來觀戰。
今年特殊的原因,不僅是因為紀氏等世族參戰。
更是在于今年參加的筑基修士數量大增,致使這一屆的武舉含金量大大提高,而作為武舉的發起者,朝廷不得不重視起來。
大分部筑基修士都在壯字榜里面,榜上百人,全員筑基修為。
青榜也不錯,近二十位筑基修士。
幼榜顯得略有不足,最高的才煉氣十層,但他們最大才二十歲,能在這之前突破筑基的,基本都會藏著掖著,根本不會讓其參加武舉。
當然,這武舉肯定是沒法體現燕國內諸多世族的整體實力的,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另外說到排名戰,就不得不提賽制了。
這個賽制頗為有意思。
是將榜上修士,按照修為先分組,然后在組內決出大致排名。
最后會給予每個組內,實力靠前的修士一次到三次不等的挑戰機會,是用來專門越級挑戰提高自身排名用的。
當然,能用到這個挑戰機會的人,少之又少。
而賽制改變,那賽程自然而然有所變化。
各榜最先開始的是第一百名的選決。
像紀星武他們這些極少數的筑基后期修士之間的實力比拼,都被安排到了最后面。
而他們之間的對決結果,幾乎就等同于這次武舉的結果。
那時,紀氏的最后一棋將會落入棋盤。
最近這些天,紀月無已經開始鋪墊了,已經讓紀星高和紀星遷安排下去了,京城里面慢慢開始出現了紀星武燕國年輕一代的戰神、紀星武代表了燕國修士的崛起等等言論。
大批的星武吹瘋狂涌現。
慢慢的已經形成了一股風潮。
你說紀星武厲害,我們就是好朋友。
你說紀星武不行,那么抱歉,請挨噴
紀星武爆炸的名聲,引的不少人關注,還是有很多聰明人看到了背后的真相,也意識到武舉的重要性。
這次紀氏強勢出手,將武舉帶來的名與利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也讓不少人眼紅至極。
同時在心里暗自苦惱,紀氏憑什么每次都能占盡先機
不過他們也都開始琢磨起來。
他們拿紀氏沒辦法,這很無奈。
但是對于武舉,他們就心動起來。
不過這次武舉已經步入高潮,他們想插手也晚了,只能五年之后的下一場武舉了。
十天時間悄然無息的過去。
而武榜排名戰也漸漸進入尾聲,現在三榜中除了壯榜的前十名還沒確定外,其他兩榜的排名戰都已結束。
兩個武榜狀元也都選決出來。
其中青榜的狀元是一位散修,就是京城本地的散修,他曾參加過一次五年前的武舉,但是在初選賽就被淘汰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