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來說,知結心理嫌疑人討厭醫生,那么他的作案對象就都是醫生,討厭家暴的人,那么他的作案對象就都是家暴者。
情結類心理的嫌疑人性格孤獨內向,作案過程有著變態性,這里所說的變態并非作案手法的殘暴,而是動機上的無理由,受害者往往非常無辜,和反社會心理高度相似。
陳益傾向于意結類,原因在于意結類系列犯罪中的受害者無明顯共同點,且動機難以分析,這就是意結的犯罪遮掩。
不是主動遮掩,而是被動遮掩。
對嫌疑人來說,他有作案的必要理由,但對旁觀者來說,這個理由可能難以理解,令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所以很難去揣摩。
既然耿建清說沒有找到帝城案和寧城案的共同點,那么意結類心理的可能性最大。
一個大學生,一個全職媽媽,一個銀行的職員,除了性別相同年齡相仿,其他的都對不上。
因此,兇手的動機非常隱秘,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
耿建清點了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帝城和寧城的案子無法找到關聯,那么陽城剛剛發生的這起命案,也就很難有所收獲了。”
陳益問“耿叔,帝城案的兇器鎖定種類了嗎”
耿建清“沒有。”
陳益“有懷疑方向嗎”
耿建清“這倒是有,刮刀,油畫用的刮刀,因為受害者在大學里所學的專業是美術類,我們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刮刀和兇器很像只有細節上的區別,但是刮刀是殺不死人的,更無法造成刺創傷。”
聽到這里,陳益下意識往前翻閱,耿建清看到后說道“不用找了,畢雪蘭不懂美術,真要往上靠的話,只有她女兒周雨夢在學畫畫,但學的不是油畫,這要是聯系起來,過于牽強了。”
陳益動作停頓,確實很牽強。
“你有什么想法”耿建清問。
陳益開口“沒有針對性的職業,沒有針對性的過錯,從作案動機看,那就只能是掠奪。”
耿建清“無性侵無財務丟失,掠奪什么”
陳益放下手中文件“我要是知道就好了,耿叔,地域跨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這給我們側寫兇手畫像帶來了依據。”
耿建清表示同意“沒錯,第一起命案在帝城,第二起命案在寧城,第三起命案在陽城,我們并沒有鎖定嫌疑人,因此不存在嫌疑人逃走的可能,他出現在不同的城市,肯定有原因。”
陳益順著思路往下說“比如,他的職業需要全國各地的跑。”
耿建清點頭“嗯,還有就是作案周期,有動機驅使著他兩年內必須殺人,到了殺人時間后,他剛巧在哪個城市,就會在哪個城市物色目標。”
陳益“物色目標的依據是年輕女性,再縮小范圍的話好像只能是行為特征。”
耿建清“從卷宗看,我沒有發現帝城和寧城兩案的受害者,有過相同或者相似的行為。”
陳益“我們推測兇手的動機具備隱秘性,那么想要找到動機肯定沒有那么容易,至少表面上看不出來,需要深層次去分析。”
耿建清“等你們支隊全面調查完當前的案子,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過程中如果有重大發現,隨時給我打電話,對了,還有一件事。”
陳益“耿叔想說帝城案是否為第一案”
耿建清的眼神中流露出欣賞“沒錯,這件事需要落實,在沒有抓到兇手之前,我們無法知道他到底殺了幾個人。”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