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衛生間里面的人進進出出的空當,寧書藝迅速的瞥了一眼里面的情形。
她原本以為是那種裝在衛生間里面的陶瓷浴缸或者亞克力浴缸,這一看才發現,實際上這個所謂的浴缸,倒不如稱之為“浴池”更加確切。
那個“浴缸”是用磚和水泥,在衛生間地面上砌了一個池子,又自己貼了瓷磚,所以又大又深,比一般的浴缸都要更寬上許多。
更重要的是,這種自己砌出來的浴池沒有辦法移動。這也就意味著被封在里面的尸體和水泥牢牢與浴池粘合在了一起,工作量大,并且很不方便。
既然現場這邊沒有什么是他們能夠幫得上忙的,那在這邊也是添亂,寧書藝決定先找報案人了解一下情況。
報案人就在走廊里頭做筆錄,因為害怕命案現場,所以不愿意踏進房子一步。
當然了現場都已然如此混亂了,也沒有人想要他進去,在走廊往上又走了半層,找了個相對安靜一點的空間,簡單的詢問了一下發現異常的經過。
寧書藝和霍巖過去的時候,筆錄已經做了一個七七八八,大體上得知,這位報案人是隔壁單元的鄰居,因為與出事這一戶人家衛生間和廚房的窗子都在同一側,緊鄰著,出事這一戶人家又開著窗。
這幾日天氣回暖,報案人家里頭開窗通風,結果感覺到從外面吹進家里的風中還夾雜著陣陣惡臭,非常難聞。
最初他們倒也沒有多想,還以為是樓下有人便溺,或者是亂丟垃圾散發出來的臭味兒,但是一連幾天過去,這中間還下了一場雨,那一股子臭味兒還是會隨著風被吹進屋子里頭。
這就不是樓下便溺或者亂丟垃圾的問題了。
他們又打聽了幾戶左鄰右舍,發現有的人家也能夠隱約聞到,有的人家則一點都沒有察覺。
最后通過能夠聞到臭氣的鄰居所在的單元和樓層,他確定異味兒就是從這一戶人家的窗口散出去的,因為不算濃郁,所以只有特別臨近鄰居家里的才能聞得到。
報案人嘗試著來敲門找過人,但是無人應門,這一片住宅又沒有物業,他只好選擇了報警處理,本來是希望警察能夠聯系到這里的住戶,把屋子里面散發異味的東西處理掉。
結果沒有想到,這異味的來源極有可能就是已經失聯許久的住戶本人。
這會兒功夫,估計是因為樓下停了許多警車的緣故,案發現場門口陸陸續續來了很多圍觀群眾。
要說這個世界上,人的膽子大小也是一個很沒有定數的東西,有的人膽小,別說是看到案發現場了,就連聽人說起來都會嚇得趕緊有多遠躲多遠。
還有的人則恰恰相反,案發現場門前拉著警戒線,他們雖然不敢越雷池,卻還是壓抑不住內心強烈的好奇,努力向前探著身子,伸長脖子,想要看清楚里面到底發生了什么。
走廊很狹窄,門口維持秩序的警察不得不勸圍觀的人盡快離開,不要堵塞出入口,給其他居民造成不便,也努力讓他們離警戒線遠一點,但是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