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往后,我聽鄰居說,常君超往家里又帶過兩次女朋友,但是他爸媽好像都沒有看中。”
王紅珍一邊回憶一邊說“聽他們家對門的王奶奶說,鄧慶蓉他們兩口子好像心挺高的,一心想要找一個又漂亮又有錢還聽話乖巧的兒媳婦。
王奶奶家里當時正好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孫女,老太太特別疼自己的那個孫女,估計是聽著這些話之后,聯想到自己孫女身上去了,所以特別不愛聽這個。
當時王奶奶還在樓下跟別的老太太聊天說起這個事,說覺得鄧慶蓉就算是發夢也不應該有這么不切實際的想法。
她那個兒子常君超,人長得普普通通,學歷好像也不怎么高,工作也就一般般,真有那種長得又好看,家里條件又好的女孩兒,輪也輪不著他。”
“也就是說,鄧慶蓉住在你們家那一帶的時候,其實還是有抱著希望,想要讓兒子找一個條件好的女朋友的”寧書藝向王紅珍確認。
王紅珍點了點頭“是呀,她之前絕對透露過這種想法,不然王奶奶她們不會那么議論的。
其實大伙兒對常君超本人的印象都還挺好的,覺得他老老實實,挺踏實的一個人。
但是別說他再怎么踏踏實實也就是個普通人,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條件,就哪怕他本人跟電視里那些明星那么帥,這怎么學歷高,工作好,有那么個媽,誰找他那也一樣是掉火坑里了。”
說完這話,王紅珍聯想到自己的處境,似乎有那么一點不好意思“我也是一個在火坑里還沒爬出來的人,但常君超就算不是我老公那樣的毛病,有他媽在,真的也白費。”
“鄧慶蓉不是一個在家里顧家做飯照顧丈夫和兒子生活的家庭主婦么”寧書藝問。
王紅珍估計是覺得寧書藝的說法與自己的認知相比較,顯得著實有些離譜,忍不住笑了出來,這一笑又牽扯到臉上的傷,讓她的表情抽搐了一下。
“鄧慶蓉”她搖搖頭,“我們家旁邊,有一戶人家,住一樓,早先自己家開飯店,后來歲數大了嫌累,就兌給別人,回家在家里弄了一個熟食店。
平時就在自己家里做些熟食,然后窗口掛了個燈牌兒,誰買就在窗口按鈴,味道確實還不錯,但是價格也不便宜。
我們平時都不舍得總去買,我老公有的時候想在家里喝點酒的時候,會去買一點。
但是鄧慶蓉是那里的熟客,隔三差五就去買東西吃。
我記得她走了之后,我聽鄰居議論過,說是他們家平時都是兒子買菜,兒子做飯,老伴兒就負責打工賺錢,鄧慶蓉自己是什么也不干的。
她總說,她這輩子已經對得起她老伴兒和婆家了,讓他們家能有了一個兒子。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再加上一個養兒防老,所以前頭她也算是吃過了苦,受過了罪,現在該是享福的時候了。”
“那常君超又要上班,又要買菜做飯照顧家里,伺候父母,包括后來他父親重傷,鄧慶蓉離開,他一個人照顧所有這些,有沒有表現出什么怨氣和不滿
從你們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母子之間關系怎么樣”
“挺好的。”王紅珍回答得比較篤定,“常君超那個人給我的印象就是老實,特別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