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巖順著她手指的位置看過去,一下就看到了傅賢海的名字。
“這些人吵得很兇。”往下看了一些對那個提名傅賢海的人的回復,霍巖發現了問題,“傅賢海的名聲,好像兩極分化得特別厲害。”
“這就是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寧書藝挑了幾個回復,指給霍巖看,“這里面對傅賢海特別高的評價我倒是看得比較簡略,畢竟那些話咱們從蔡宇杰那里都已經聽過了。
那些說傅賢海不好的人,說他不好的理由就五花八門了。
有人說他不好說話,把分數卡得死死的,一點情面都不講。
有人說他脾氣暴躁,罵起人來特別兇,氣急了用手捶桌子,有一次因為力氣太大,把自己的手捶骨裂了。
這還有一個最離譜的,說傅賢海心理變態,別的老師都是對學習成績特別出色的尖子生特別優待,只有傅賢海,公開表示自己絕對不會給尖子生任何偏愛,尤其是那些自視甚高,覺得自己的成績好全靠自己天資優越,所以傲慢瞧不起人的。
原本我以為又是道德模范,又是資助了那么多貧困學生,傅賢海就算是一個嚴師,也是那種不茍言笑,不喜歡表達感情的比較木訥的類型而已。
沒想到關于他性格和為人的爭議竟然還挺大。”
“我個人倒是覺得,這個傅賢海的心是很好的。”霍巖看完那幾條留言之后,觀點倒是明確極了,“他死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在他任教的大半時間里,因為學生不守規矩、不符管教,老師對學生動手應該還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吧”
寧書藝想了想,發現的確如此,傅賢海任教的大部分年代中,似乎學生和家長都是普遍默認只要別打殘打傷了,適當的體罰是無傷大雅,可以接受的。
“你看這個人,雖然他極力描寫當時傅賢海生氣的時候有多么大的怒氣,多么可怕,想要把他描述得非常極端。
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呢
是傅賢海因為過于生氣過于激動,用手去捶講桌,把自己的手捶骨折了。”
霍巖比了比手掌側邊“你覺得這是什么樣的力道能夠造成的傷害”
“很大,”寧書藝接話,“說明傅賢海當時確實是出于盛怒之下。”
“但即便是盛怒之下,他寧可氣急了用手使勁的捶桌子,把自己的手一不小心失控捶成了骨裂,也沒有去動學生一手指頭。”霍巖道出這其中的關鍵,“所以說,我覺得傅賢海或許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但是他的心是善良的,也的確是打從心眼兒里關心學生,在乎學生的。”
寧書藝了然。
方才的帖子從頭看到尾,所有關于傅賢海的惡評,不管如何羅列傅賢海的嚴厲和不通人情,卻實實在在沒有一個舉出例子說他動手打學生,或者用過激的言辭羞辱學生的。
可能也正是霍巖提到的這一點,所以在這個帖子里才會有很多人替傅賢海正名,去和那些提名傅賢海“兇殘”的人爭辯。
“你看,這里還有一個被提到的例子。”寧書藝把頁面又向下拉了拉,“這個例子也是讓整個帖子的討論度暴漲的根源。”
霍巖看向那個留言,發現就是很短的一句話“你們都說傅賢海好,既然他這么好,黃騫又是怎么死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