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正交流著,羅威和趙大寶也都回來了,兩個人雖然調查的對象不一樣,但是帶回來的信息卻與寧、霍二人以及齊天華那邊大同小異。
這一年當中在康養中心過世的老人,雖然有男有女,年紀從八九十歲到七十出頭不等,生前曾經從事過的職業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好人。
這個“好人”并不是那種用來調侃或者委婉拒絕別人時發“好人卡”的“好人”,而是實實在在一輩子毫無思緒,為周圍人帶去了很多幫助,甚至因為自己的付出而改變了別人命運的那種程度。
他們有的是和傅賢海一樣,一輩子勤奮工作,資助有困難的孩子繼續求學,有的見義勇為,義務守護鄰里,還有一位自己父母早逝,在自己因為喪事獨自生活的能力,住進康養中心之前,曾經無償照顧了好幾位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讓他們晚年有個依靠,替他們養老送終。
可以說這些人哪一個過去做過的好事匯總起來,都不比傅賢海這個道德模范遜色多少,甚至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不過像是解淑梅老人那樣,因為親戚并不重視,自己又老年癡呆神志不清醒,導致要不是到她過去生活工作的環境深入走訪,根本就沒有人知道那些好人好事。
除了這些老人都是做了很多善事的好人之外,他們也還有一個共同點,幾乎每個人的晚年都不大幸福,要么因為未婚未育,到了晚年沒有直系血親,只有一些親戚,因而得不到照顧。
要么就是像傅賢海那樣,因為一輩子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當中去,忽略了與自家兒女的感情交流,導致親情疏離,幾乎斷了往來。
可以說,這些好人,他們做了一輩子的好事,但是卻落了個晚景凄涼。
但是這里面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吳全仁和呂秀華就是這五個人里面的兩個例外。
他們都有非常孝順的兒女,只不過是因為個人選擇或者子女工作繁忙的緣故,才住進了康養中心,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們還是可以享受到親情的滋潤的。
“這算是怎么回事兒呢”羅威一開始接手的時候還傾向于認為傅賢海是死于財產糾葛,認為是他身邊有人因為貪念,想要搶著繼承他的財產,所以才痛下殺手的,但是查到現在,他反而越來越一頭霧水了,“一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是傅賢海干了什么招人恨的事,結果越查越發現這老爺子人可是真好
所以后來我就想,那估計這么好的人,對他下手的人是圖財吧,畢竟老爺子雖然一輩子積蓄不多,但是一套舊房子,一套新房子,那個市值算下來也夠讓人貪念的了。
可是后來這一查下去,死的不止他自己,其他幾位老人也都是一樣的一輩子做了不少好事,那這就肯定跟傅賢海的財產沒有關系了
那問題就來了,幾個一輩子沒傷天害理,沒欺男霸女,反而還把好事都快做盡了的善良的老人,怎么就會讓人動了想要對他們痛下殺手的念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