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極強的求生欲,對未來的生活還抱有相當大的熱情和期待,并且她的死因是吸入式藥物的瓶子掉在了床底深處,老人自己夠不到的地方,導致她因為沒有辦法及時用藥緩解氣喘,最終死亡,這個過程相對其他四個人就要更加漫長,也更痛苦。”
“所以這個兇手,很顯然是內部的人,”齊天華越聽眉頭就鎖得越緊,“可是這個人選擇目標的邏輯到底是什么
這五個老人,嚴格說起來,只有三個屬于真的是好人沒好報的晚景凄涼,吳全仁的家人對他也很好,只是病痛折磨比較嚴重,而呂秀華是最說不通的,家境好,子女孝順,雖然有嚴重的氣喘,有點受罪,但只要及時用藥緩解,并沒有什么生命危險。
這里面根本就說不通啊”
寧書藝笑了笑,其實她從最開始的時候就一直都在為齊天華提出的這些疑問而感到困惑,但是經過了這段時間的調查,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漸漸變得清晰。
“我自己的觀點更傾向于兇手對這些老人下手并不是出于對他們的仇恨,恰恰相反,選擇這么做,是因為這個人對這些老人感到憐憫和同情。
兇手的邏輯很顯然是不能夠接受這樣品德高尚的善良老人,到了晚年卻要遭受各種痛苦和絕望,認為如果不能活得有尊嚴有質量,倒不如一死換解脫。”她對大伙兒說。
她的這個觀點立刻得到了其他人的贊同,趙大寶他們連連點頭,表示這的確是最說得通的理由了。
“斯賓塞約翰遜不是有那么一句話么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寧書藝繼續說道,“兇手的作案邏輯也是一樣的,一定會隨著得手次數的多少,以及這中間穿插進去的一些其他因素而發生改變。
就比如說,這五個人當中,吳全仁是第三個過世的,在他之前,健康樓里突然離世的那兩位老人都是屬于做了一輩子好人,但是晚景凄涼,無兒無女或者子女不孝。
那么吳全仁在五個人中,拍在第三個,呂秀華是第四個。
把他們兩個放在一起做個對比,就會發現,他們是存在共同點的,那就是子女孝順,晚年比較幸福,但同時不可避免的收到了病痛折磨,無法根治。”
“那不對啊,”羅威提出疑問,“吳全仁和呂秀華的病痛折磨根本就不是能夠相提并論的吧
這兩個人,一個是已經沒有了治療的機會,就只能在痛苦中一點一點走向終點,到底還能活多久,這個就算是醫生也沒有辦法給下定論。
另外一個,腦出血都已經治愈了,只是留下了嚴重的氣喘后遺癥,雖然難受,但是一點不影響生命安全,不影響她的壽命啊”
“你說得對,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的邏輯,但很顯然不是兇手的。”寧書藝并不反駁羅威的看法,“這一點暫且放在一邊,咱們后面再討論。
至少從這個順序和關聯上,不難看出,兇手在對吳全仁下手并且獲得了成功之后,從自己的成功經驗中總結出了一個新的衡量標準哪怕子女孝順,家庭幸福,晚年受病痛折磨且無法根治的老人,也需要這種解脫。”
感謝真空之水,書友20210301106451197446x2,,x2,oshiax10,書友150113094618958x2,晨嘉x2,書友20210301105365700752,書友160628101211519,甜沙拉的月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