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冰湖啤酒的新戰略
“主任說他會想辦法向上級部門進行申請的,如果上級部門不同意那冰湖學院就申請自主招生資格,一旦有了自主招生資格,多給冰湖經開區一些名額不很正常
無論是燕大還是慶華實際上也都是這么做的,大部分名額實際上都給到了燕城。”
張漢成的臉上露出了一副你應該明白的表情。
作為夏國數一數二高校里面的領導,比任何都清楚自主招生這條路。
表面上看是以“中學推薦為主,個人自薦為輔”的原則進行報名,然而,不管是“中學推薦”還是“個人自薦”,最終的解釋權都在學校。
學校如果給屬地中學給的名額比較多的話,校薦的名額和機會自然就上去了。
作為冰湖學院周邊的高中自然有其他學校無法擁有的優勢。
“這樣的話確實能提到本地學生的錄取率。”
馮書宇說話的同時竟是拿出了手機。
一時間,
雖然一天銷售將近四萬箱啤酒算得上是個合格的成績,但魯思明對這樣的銷售比例并不是很滿意。
“這次肯定要兩條腿走路,既需要廣告,現場贈送也不能少”
“魯總,今天本地發貨是兩萬箱,渠道發貨是一萬箱,網絡直播發貨是六千箱。”
“嗯,不過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咱們經開區能夠盡早的被劃定成為縣級市,等縣級市站穩后雖然不敢去想夏國直轄市的事但至少可以試著沖一沖,計劃單列市
如果能搞定計劃單列市就可以爭取到好多政策。”
雖然冰湖啤酒廠離體育場有五公里,但現在已經能很清楚的看到那邊的建筑群。
魯思明神色一動。
“那行,我長話短說,有個事。”
“嗯”
“品牌力的事情我完了和領導商量下,九月份不是要搞省大運會嗎我看能不能贊助一下,傳宣一下咱們的冰湖啤酒。”
張漢成點了點頭。
男子名叫馬遙,是從冰湖文旅那邊提拔上來的中層負責人,現在已經是冰湖啤酒的副總。
瞧見這般,
聞言,馬遙急忙回道。
“嗯高毛利品種不一定是啤酒,比如同一個品牌的礦泉水、飲料等等。像咱們搞個冰湖礦泉水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咱們還可以搞那種比較小眾高毛利的飲品。”
“對了,你呢”
“那行,我提前安排一下,以領導的作風這次的省大運會開幕式觀眾肯定不會少,咱們得多準備一些貨源。”
翌日,朝陽升起,
“天下第一莊”工地,徐行剛剛給施工隊長安排完今天的項目打算轉身去體育場那邊的時候,竟是迎面碰到了馮書宇。
頓了頓,杜建山繼續問道。
而此時的冰湖啤酒廠也和當初剛建的時候有了不少的變化。
馮書宇問道。
“等等,馮叔,您這是”
額外新增了兩條灌裝生產線之外還多了兩個包裝車間,再加上前一段時間修成的青龍北路經過冰湖啤酒廠的大門口,使得冰湖啤酒廠出行愈發方便不說,也更有了一個規模廠商的樣子。
“不同意”
徐行看了一眼身后的施工地。
“實話說在冰湖經開區的這兩年比我在燕城大學十幾年都有成就感,所以我肯定是想著留下來,主任其實也沒少在我面前提到留下來的意思,但燕城大學那邊”
“渠道才一萬箱”
杜建山恍然大悟。
杜建山微微一嘆。
“馮叔”
落日的余暉灑落在西城門的閣樓上,再配有古城墻和亞洲區第一長的古建步行街和來來往往的古裝游客,意境超足。
馬遙回道。
“小徐,這會是要去體育場”
在夏國,類似于這種掛職的領導想要留在當地的話并不是自愿就行,得三方同意然后經過組織審核同意才能正式轉編。
張漢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欲言又止。
“好吧”
“等等,要是這么搞的話”
“這個”
馮書宇當即說道。
最近一段時間他基本上都是早出晚歸,和冰湖村村民見面的時間比去年少了很多。
“那你是怎么打算的有沒有想過繼續留在冰湖經開區主任又不像其他地市的負責人,只要給說一下肯定沒問題。”
“這個銷量和我們預期的察覺還不小,伱沒有給那些代理商打電話”
張漢成再道。
“張主任,今年年底是不是掛職期就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