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往下沉積,海面只透落吝嗇的淺光,隨著波浪的起伏,光線搖曳起裙邊,不分晝夜地與洋流共舞。
從這個深度抬頭,望不到外側的天空,只有咸澀發冷的水體,松塔般層疊堆積,壓在所有海底居民的身。
繼續墜往深處,藍色會越來越濃,因光照的缺失而變得陰暗。
魚群從海底往海面穿行的時候,便會披一層銀色的光鱗,它們將藍色絞碎,然后給沉寂無聲到荒涼的海底,添更富有生命力的動態。
深海里沒有聲音至少對大多數,來自陸地的生靈來說是這樣。
這種感受也是錯覺,水流、氣泡、爭斗、咀嚼食物等等,甚至魚群彼此間的呼喚與交流,都會通過海水,一刻不歇地往四周傳遞著。
海底的世界與陸地的世界同樣喧鬧,區別只在于是否能聽見、能理解。
就像是陸地有飛鳥走獸的差異,大海里的生命長相也各有不同,不少生物的外貌說得是潦草,仿佛只要能活動身體,長成什么樣就不太重要了。
但是相比盤踞火山的惡魔,與霸占天空的巨龍,它們兇惡的外形似乎又沒那么起眼,至少這些盤踞海底的種族,幾乎很少離開自己的棲息地,甚至不會主動去接近海岸。
諸多游移的海怪,浩蕩地揮舞著帶吸盤的觸手,或者甩動巨大的尾鰭,漫不經心地穿過魚群,繞開障礙物,不斷巡視著各自的領地。
一處以珊瑚礁為基座,以龐大的珊瑚群為主體,構造而成的建筑群,就坐落在這些海怪巡邏、拱衛的海域深處。
大廳內的珊瑚礁,攀附著許多巨大的發光水母,了與水面外不同的光源,將這處輝煌的宮殿群照得輝煌明亮。
而在最內側,被各種建筑所簇擁的,自然是那座最為華美宏偉的宮殿。
龐大到如鯨骨般的穹頂,由一根又一根的珊瑚巨柱撐起,展露出的墻壁,基本都繪制著以風暴與海浪為主的壁畫
銀色雷蛇蜿蜒盤繞,它們真的在散發出陣陣電光,沿著既定的軌跡不斷游走滔天的浪花卷起長矛,迎向色彩斑斕的魚群,那些巨大魚類的身,鑲嵌著細碎的寶石、貝殼與珍珠隱于水草后的海底生物,有著扭曲丑惡的形狀,然而它們統統神態恭敬,朝拜著壁畫中心最偉岸的身影。
壁畫的雷光都往宮殿最深處匯集,它們的終點是一處九層臺階。
臺階鑲嵌著滿滿當當的珍珠、云母、鉆石、祖母綠、藍碧璽、海藍寶石,任何地方的落腳點都沒有空隙。
這些由紅珊瑚構成的臺階,完全不似供人行走踩踏的建筑結構,而像是為了襯托奢華打造出的藝術品。
過于華麗的裝飾風格,遍布這座巨大宮殿的每個角落,在那九層臺階方,擺放著兩張單純由電光所凝聚成的的巨大高背椅。
其中一張占據正面中間的顯眼位置,被擺在一切閃電與華貴裝點的中心,仿佛插在蛋糕最頂端的那根蠟燭,不僅宣稱自己是這座宮殿的主宰,似乎也立于全世界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