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了對萬眾集團的投資入股,還有知乎戶全國推廣的具體花費,以及四個大學城團隊,一個拼團分部,外加十一家奶茶店的租賃裝修及運營成本。
最后加加減減,賬目重新回到了今年剛開春,那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草長鶯飛,鶯歌燕舞的時候。
雖然江勤知道,自己的資產累積已經增加到了千萬級,固定資產也在不斷增多,但看著賬面這個幾乎沒動的數字,他還是有種吆喝了大半年,但一分錢都沒賺的感覺。
“就這樣吧,挺好的”
“那我們對外的還說只賺了四十五萬嗎”徐鈺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開春的賬目核查結束之后,江勤要求內部統一口徑,把盈利四百零五萬說成四十五萬,主要是為了混淆視聽,猥瑣發育,茍到強大。
但這一次,情況完全不同了。
知乎的全國推廣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目標,而江勤也借助強大的人格魅力捆綁了臨川本土的企業,不斷造勢,吹噓知乎的強大盈利能力,勢頭正好。
所以別說是四十五萬了,就算把四百零五萬這個金額說出去都有點丟人。
當然了,明眼人都知道,四百零五萬只是賬目的可流動資金,不代表總資產,可總資產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來暗中布局的,賬目無法被公開。
所以,能給人看的只有這四百零五萬。
江勤思索了一下“這樣,把賬目做成兩份,一份是拼團的匯總表,一份是知乎的匯總表。”
徐鈺聽完之后愣了三秒“剛才不是做完了嗎”
“你那個常規做法有點太誠實,一點也不騷,這樣,你把四所大學的運營成本,分部運營成本,全都匯算到拼團的成本里去,再把知乎和拼團有業務重合的成本也都匯算到拼團里面。”
“然后把拼團的盈利拿出來一部分,作為推廣成本,匯算到知乎的盈利當中。”
在江勤的指導之下,出納組和會計組重新開始核算制表,所得出的總金額還是四百零五萬,但分類賬目表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拼團從盈利一千六百萬變成了四十五萬,而知乎方面則算入了拼團的推廣成本,總盈利了八百三十萬,除去運營成本及推廣花費三百八十萬,剩余三百六十萬,占科目余額的約百分之八十。
其中,關于萬眾的股份投資則被劃分到了拼團的賬目下,算作固定資產不計入總賬之內。
這樣一來,拼團從瘋狂盈利變成了勉強維持,知乎則表現亮眼,大有錢途。
“行了,對外公布的時候就用第二次的分表吧,知乎真牛逼啊,拼團垃圾死了。”
徐鈺咽了下口水,心說老板這是強行讓拼團不賺錢,讓知乎虧轉盈啊“老板,這個報表可能騙不了專業的人。”
“不重要,經過時間的洗禮之后,大家不會記得數字,只會記得拼團勉強活著,而知乎大有可為,這就夠了,至于有些潛在對手,就算他們明白里面的貓膩,也只不過會嘲笑一下我們罷了。”
“我明白了。”
江勤點點頭,然后坐到了老板椅,陷入了思考。
現在的可支配資金只剩下了四百多萬,這對于知乎后面的推廣是足夠的,可問題是,你也不能把錢都花在這個面,畢竟拼團的運營成本也是很大的一部分。
看來,我又需要從別人的口袋里節省一點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