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宇的母親不是什么漂亮婦人,留著一頭短發,但面相很親切,不會讓人有距離感。
曹廣宇的老爹也是普普通通的,個子一米七左右,有點謝頂,普通話不算太標準。
但他們無一例外的都很熱情,一見到江勤就趕緊握手打招呼,問他們路上累不累。
江勤也趕緊喊叔叔阿姨,并把路上買的酒和茶遞了過去,禮貌的像個走親戚的小輩,問啥說啥,嘴甜的很。
人家拿你當兒子的朋友來招待,還特地在家準備了飯菜,江勤覺得的就算自己實際已經四十歲,而且已經有了一定的地位,但還是要表現出足夠的禮貌和尊敬。
做生意是靠臉的,交朋友是靠心的,這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一個人的人生哪怕再向錢看,生活中也不可能只有利益關系。
“江勤你是哪兒人啊”
“叔,我是濟州的。”
“哦,濟州啊,好地方,我年輕時候去跑運輸的時候去過濟州,那里的人都很熱情。”
曹爸說完話看向了江勤身后的孫志和鄧媛“這兩個也是你們的同學這位男同學長得有點成熟啊。”
孫志摸了摸自己的臉“叔,我是研究生。”
“好好好,都是高學歷人才,叔就不行了,叔就上過初中,快別愣著了,快入席吧,飯都做好了。”
曹廣宇家的保姆今晚給他們做了一桌非常豐盛的家常菜,家常是家常,但味道非常不錯,而且量大管飽,比這幾天在凱賓酒店吃的商務宴強多了。
曹媽的一句口頭禪就是多吃點,曹爸的口頭禪就是來江勤,咱爺倆兒走一個,很樸素,但又充滿了溫情,讓江勤多少都有點想家的情緒在心里蔓延。
不過喝著喝著,曹爸和江勤就開始聊到做生意上去了。
出乎曹爸的意料,江勤對生意的理解完全超過了他這個年齡所能明白的極限,有很多話兩個人都不用說太明白就已經有點心照不宣的意思了。
比如某些行業潛規則,再比如一些運營手段,還有對于員工的高效管理辦法,江勤都有一些比較獨到的見解。
最重要的是,江勤對運輸行業未來發展的動向有很多見解,和曹爸最近在思索的一些事情不謀而合。
“大學教的東西還真是挺專業的,怎么我家小宇什么都不懂,每天就知道擺弄電腦,他在學校里是不是天天逃課啊”
曹廣宇啃著骨頭“”
吃過了午飯之后,江勤本打算告別,回酒店休整,但曹爸有點聊上癮了,非拉著江勤不讓走,要帶著他們在杭城到處轉轉,邊轉邊聊。
曹爸有一輛加長林肯,還有司機,說轉轉就是一句話的事情,連路線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我年輕的時候是跑長途運輸的,大概九幾年吧,成立了自己的運輸車隊,后來又一步步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
“那時候沒日沒夜的干,以至于現在看見方向盤就惡心,所以才雇了個司機。”
“但開大車開習慣了,對狹小的空間接受不了,所以后來又換了個長車。”
江勤點點頭,稍微能腦補出曹爸當時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