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默對于汪博的喜笑顏開倒是沒多大意見,反正該有的科研工程必須要有,遲早都要建,現在他覺得到了時候而已。
探索宇宙,走向星辰大海,可不僅僅是把人送上太空完事了,必須得對宇宙有足夠多的了解。
巡天望遠鏡、天眼這些大型科研工程就是探索宇宙的最佳手段。
這些年我們補了很多課,但和國際上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不是一般的大,我們現在基本上都是跟隨著國際的腳步在走,大部分數據要么是國際上共享的、要么我們和國際上展開合作共同探測來的。
這種情況下,肯定是會存在一定問題的,萬一給的是錯誤的,甚至直接不給,那我們怎么辦
天文方面的數據雖然很多是可以共享,不涉及到泄密,但也不得不防。
爹娘有不如自己有,這是我們一貫以來信奉的行事準則
趙默此次提出巡天望遠鏡,既有破解神秘圖片的私心,但更多的還是想著我們在這方面能夠有更大發展,助力我們走向星辰大海。
“趙院士,您說說您的想法準備在地面建造還是發射到外太空去”
汪博隨后便興致勃勃的問道。
在巡天望遠鏡方面,最出名也最厲害的,當然是阿美莉卡nasa主導的哈勃望遠鏡,一面被設置在低地球軌道的高精度望遠鏡,主要觀測可見光和紫外光,可辨率高,能夠拍攝各類天體的清晰圖像。
這面巡天望遠鏡1990年就發射升空了
現在都2016年了,我們還沒有一面這種巡天望遠鏡
別說現在了,哪怕是趙默前世,到了2023年,我們也沒有一面這種巡天望遠鏡。這差距,只能說有點大
雖然說差距不能以“有”和“無”來比較,但這種最直觀的比較是無法繞過去的。
當然,nasa目前還在搞更先進的巡天望遠鏡“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這差距
趙默清楚,現在這個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在國內是“風評”很不好的,絕大部分人在群嘲,說這玩意就跟nasa的登月一樣,最終結果就是失敗。原因也很簡單,1996年就開始設計的這個項目,預計2007年就要發射到外太空去,結果不斷推遲,先是推遲到2008年,接著2009、2010、2011到今年,還在推遲,說是要到2019年去了。
e
整個一“鴿王”
這種情況,正常人正常思考都會判斷這項目要黃。
哪有項目這樣延期的
這都十年了
但趙默清楚,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雖然到了2019年還在推遲,但最終是成功升空了的,在2022年發射入軌,延期了整整15年。
整個工程時間之長,都過去整整一代人了,真能造啊
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和哈勃望遠鏡并不相同,它主要是觀測紅外光的,直徑也更大,目標是探測那些更加遙遠的星系和行星,特別是被塵埃遮擋的年輕星系和恒星。位置么,它和哈勃望遠鏡也不同,它的位置更高,在第二拉格朗日點,距離地球150萬公里。
“外太空就算了,有哈勃和韋布。”
趙默搖了搖頭。
汪博一臉好笑的說道“韋布這個鴿王都不知道能不能發射出去,我覺得我們如果現在造一個巡天望遠鏡上去,都要比他們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