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原材料
沒有加工的生產線
沒有熟練的工人
沒有配套的供應鏈
當一切準備就緒,希瑟夫、希爾斯威爾遜等人商量著要大干特干時,他們才發現要進行下一步有些無從下手,或者說千頭萬緒,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且這些工作都非常的艱巨
除此之外,要做哪一個都不容易,這些工作又都牽扯在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能一個一個來,得齊頭并進。
“希瑟夫,你怎么看”
希爾斯威爾遜看向了領導者希瑟夫。
團隊其它研究人員也都看向了希瑟夫,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我們等著你拿主意”的期待神情。
“”
希瑟夫一時無語,心想“我能怎么看我坐著看”
作為一個科學家,理論科學家,他一直以來都是和實際生產脫離的,幾十年都沒有了解過現在阿美莉卡的工業生產了。
主持“舊金山計劃”以來,他才漸漸的對阿美莉卡國內的制造業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不是很詳細,畢竟他主要還是負責搞科研。
當然,他畢竟是精英,和其它精英一樣,隱約察覺到了他們阿美莉卡內部制造業肯定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否則的話為什么nasa的登月、登火計劃不斷的延期,各種大型的科研工程、甚至基建的建設延期
但是,他沒有想到阿美莉卡工業基礎嚴重到了離譜的地步。
原材料沒有就算了,畢竟這是地理因素。
生產線沒有也可以理解,畢竟這些東西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建設,大不了建設就是了,相信阿美莉卡的強大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是,熟練的工人、配套供應鏈沒有,這就要了老命了。
這兩者可不是短時間能夠建設起來的,一個熟練的工人培養不是幾個月能培養出來的,而是二十多年才能培養出來
首先要有人,其次要受教育,最后才是培訓技能。
現在的人,都投身金融、律師、醫生這些去了,要么就是無所事事當流浪漢去了,產業工人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這意味著他們這一次要搞建設,要么用上了年紀的,要么再等個十幾二十年
然后配套的供應鏈,這比培養熟練的工人還要困難,涉及到產業政策、合適的勞動力、訂單、成本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可以說,成熟的配套供應鏈建設,難如登天,是他們現在面對的所有問題之中最困難的一個
“即便我們花大價錢去培育和吸引,但我們的成本也比不過華夏,這”
只是簡單的思考,希瑟夫也知道如果單憑他們一個“舊金山計劃”的力量,哪怕辦成了這些事情,最后也是破產失敗的結局。
成本太高了
華夏那邊隨便開動下產能,他們就會被拉爆。
誰都是想要便宜的東西,你賣的貴自然沒人買,沒人買就沒資金,先前的投資就是打水漂。賠本的買賣沒人做啊
“先生們,我們先把方案制定出來,需要的資源我找上面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