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成龍神吐水圖后,彼處百姓提壺擔漿,夾道相送;
作十八羅漢浮雕之時,我救下了一個童兒。
那個童兒被我收為養女。
我如今已有四十幾個養子養女了。
他們大都還年紀太小,被我安頓在家里,不然師兄還能見到他們;
作鼉龍吞棺像后”
楊惠之言及過往經歷,一生所得,面孔似在黑暗里隱隱發著光。
他面上盡是滿足之色,不見有絲毫憤懣與不平“在外雕塑山岳威靈,免不了受風吹日曬雨淋。圣人亦因我年事已高,多番勸我留在家中休息,許多活計全然可以交給門下弟子來做,但我卻不肯。
師兄知道為什么
正是因為此般平息一地詭患之后,百姓黎民的稱贊感激,實能讓人甘之如飴,能叫人上癮的
師兄,我從前與你追求一般無二,皆是為了高官厚祿,為了名傳天下,但是到了后來,我卻逐漸發現,為天下人做事本身帶來的愉悅,卻比高官顯爵帶來的快樂更多得多
師兄先前問我,這雙眼睛究竟是怎么瞎了的
蓋因我以這一雙肉眼,真正觀見了天人真意的存在
所以天要使我目盲。
但我的心卻在此后,無時不刻不沉浸于萬物萬靈的真意之中了。
朝聞道,夕死可矣。
我已入道,縱死亦心滿意足,又何況只是瞎了一雙眼目
我一生所求,盡得滿足,又何須去追求高官顯爵,錦衣玉食”
吳道子從師弟楊惠之的神色間,看到了他熠熠生輝,完滿無缺的性靈,那般性靈散發出的光輝,令他一時自慚形穢,一時又有些惱恨,他忽然振聲,打斷師弟的話“你的心神,真已能直見萬物萬靈的真意
我嘔心瀝血四載有余,胸中溝壑遍布,今亦有一副畫作呼之欲出我亦有直覺,這副畫作必然是我一生中最佳的畫作
師弟,你我不妨比一比”
他至于此間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與塑圣楊惠之比試一番,借助這一次比試,令自己名揚天下,叫天下人知道,他吳道子亦可以成圣,亦可以是畫圣
這是他最初的真實想法
至于如今,他也不在乎自己之名能否借此事傳遍天下了,只希望自己畢生瀝盡心血之作,能壓過師弟一頭
“有何不可呢”楊惠之笑了笑。
“好那便請師弟著你門下弟子取紙筆來,我們當場比過”吳道子步步緊逼。
他緊盯著楊惠之的面孔,卻見楊惠之搖了搖頭“今下夜已深了,山上已沒有幾個看客。
師兄瀝盡心血之作,如不能借看客之口,傳遍天下,豈不是可惜”楊惠之道,“更何況,師兄攀越險山至此,我尚未盡地主之誼,便要與師兄比試,未免禮數不周了。”
吳道子連連搖頭“如此種種繁文縟節,盡皆可以省去”
他如今一心只想與師弟斗過一場了
可師弟還是拒絕,并且楊惠之這一番話,叫吳道子忽然沉默了下去“你我比試,亦總需要有個見證人。
我門下弟子雖通天人真意,但眼界并不能高過你我,以他們來作見證,來評判,他們卻能力不夠,無法擔當大任。
而今天下之間,唯一能做這個見證人的,便只有圣人了。
圣人少則日,多則半月,便至華山之中。
屆時,你我何妨在天下人的見證之下,比試一場,由圣人來決定勝負”
楊惠之的話,令吳道子再度沉默了下去。
他坐在原地,呆愣了良久,終于點了點頭“也好。”
比試之事,就此定下。
吳道子卻未有因為圣人張午與楊惠之皆是鎮詭司中人,而擔心對方偏幫楊惠之。
這般情況說來也奇怪吳道子雖怨恨張午,自覺張午斷卻了自己的一生前程,但也深信張午必定公平無有偏私,他甚至在聽過師弟的提議以后,立刻就直覺師弟這個提議極佳再也沒有比張午更適合做這個評判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