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宗祠!
這是修筑在南疆王府后山的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筑。
建筑氣勢恢宏,巍峨高大。
整個建筑呈四合院式,分前、中、后三進院落。
前院大門口的一側,放著一塊一頭牛馬大小的臥石,上面鐫刻著“段家祠堂”四個龍飛鳳舞的燙金大字。
那大字仿若刀劈斧砍一般鑄就,一筆一劃之間,深深地鐫刻了厚重和莊嚴。
大門兩側巨大的圓柱上,還鐫刻著一幅對聯,上聯:鐵馬金戈揚威名,戰功赫赫震南疆;下聯:文韜武略傳家訓,德澤綿綿福滿堂。最上面的牌匾上是一塊御賜的門匾,正好充當了橫批:榮光世襲!
厚重的漆黑色高大木門上,釘有整整齊齊的八十一顆金色門釘,仿若繁星,形似似乎在講述著這個家族歷經歲月的傳承和輝煌。
進入大門,正對著的便是一座高大精致的祭祀殿,周圍十分清凈,聽到的只有偶爾的腳步聲和山林間的鳥雀叫聲。
殿內整齊陳列著香案,小銅鼎,牌位,處處展現著凈亮的光澤,顯然是天天有人用心打掃擦拭的。
祭祀殿右側一間寬闊的廂房,墻上層層都是通過正方形木窗戶透過的蒼白陽光,閃爍著淡淡的亮光,豐潤而和諧。
左側是由一排天井相連的房間,老舊而厚重的青瓦似乎在凝視著過往的年月,飛檐挑簷,窗欞古樸,雖然幾經風雨卻依然散發出一種不可替代的魅力。
最后一進院子是獨立的后花園,面積極大,霞光萬道,芬芳濃厚。盛開著桃花、櫻花、玉蘭花、牡丹等花卉,散發出誘人的清香,靜謐而典雅,如同一個仙境。
偌大的宗祠建筑散發出的那種厚重和莊嚴感,讓步入其中的人們更能感覺到心中涌現出更純粹的尊重和崇敬。
此時此刻,宗祠內莊嚴肅穆。
南疆王段成林率眾位列祭祀殿內,原本寬敞明亮的祭祀大殿,因為數百位段家宗親的涌入,而顯得有些緊湊了。
甚至在外面的院子里,還有一些外門和旁親規矩的站立著,聽候著大殿內的指揮。
大殿內主持祭祀活動的并非是段成林這個南疆王本人,而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按照輩份來論,段成林得叫對方一聲五爺爺!
南疆王這個王爵之位雖然可以世襲罔替,但是卻也只能傳給一個人繼承。
余下的子孫后代,便沒了這個榮光,但直系親屬,仍然還是有著龐大的家族贍養著,確保他錦衣玉食的生活。
當然,前提是你得活著才行!而且身為南疆王這一榮譽照耀下的段家兒郎,也不屑于這種養豬似的生活的。
南疆地處邊陲地帶,戰亂頻繁,段家子孫后代但凡是男丁者,皆需要戰功才能贏得尊重!
于是乎,一般來說,段家男丁其實是很難長壽的,要么戰死,即便是活下來,不是帶著一身傷病,也會因為積年累月的武練,讓身體常年處于高負荷的狀態,因而各項身體機能容易加速老化!
“段氏族人!跪!”
伴隨著一聲長長的尾音,所有的人都跪了下去。
在這段家祠堂內的所有人員,哪怕是平日里做服務保障工作的人員,皆為段氏族人。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南疆王的親戚豈能做這等低三下四的傭人們才做的事情,但是事實如此,并且這都是很多段家宗親可望而不可求的肥差了。
曾經有一個小故事,說一位農民憑借著鋤頭吃飯,在他眼里,一直認為皇帝是靠金鋤頭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