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伯安至今也不知道這樹叫什么,畢竟不是什么名貴樹種類,許伯安也從未想過打聽一下樹的名字。
這顆作為距離許伯安放下的第一幢土樓模型不遠處的大樹,足足有三四人張開胳膊合抱著那么粗,樹齡古老到沒人能猜出它有多大了。
因為這棵樹的特殊地理位置,樹蔭下成為了不少村民們閑暇時光常常坐在這里嘮嗑歇息的地方,很多人甚至都是端著一飯碗圪蹴在這里吃飯的。
久而久之,這顆大槐樹下的地方,被人們放了不少平整的石頭,吸引了更多人在這里閑坐著,因為這里的位置處在進出土樓住處的惟一道路上,
除了常常聚集不少人之外,又是很多人能夠注意到的地方,所以不少人還在這里拿著自己用不到或者是舍不得用的東西交換其它自己需要的東西。
比如用山神爺爺賞賜的香肉,換一些糧食,讓自己家能吃的后生多吃飽飯;再比如用自己好不容易攢下的口糧,換點兒別人手中的布料,給過生日的愛人做一套新衣服作為生日禮物!凡此種種,都在這里隔三差五的上演著。
天長日久的習慣下來,這顆樹下便自然的形成了靠山新村的政治文化宣傳經濟中心。
因此,李看山也經常在這里閑坐著,一來聽著各個村民們反應的各種關于村子建設的事兒或者是家長里短的事兒,思考著應對之策;二來也能觀察一些人的特長或者是特點,為將來選出這個新村落新骨干打下基礎。
畢竟現在的靠山村,已經不僅僅是當年那些個靠山村的人們了,還涵蓋了很大一部分遷徙來這里而后定居的流民,和村民們招來的一些親戚朋友,現在的靠山村更應該稱之為靠山新村,新村的建設,自然需要新鮮血液和新的帶頭骨干才行!
看到李看山走近,已經坐在樹下的幾個歇息著的人們紛紛和李看山打招呼。
“看山叔,你來了!”
“大爺!你坐這里!”
“老村長,來,喝點兒水!”
“老村長,俺這里有點兒剛摘下來的果子,你吃個!”
李看山原本就是靠山村的老村長,在村里不僅輩分高,這幾年來更是留下村里唯一的壯年勞動力、自家孫子李青石在村里照顧大家伙兒,威望極高,對于村外這些近期遷徙來的人說,李看山本就是這里的權力核心,又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老村長,自然是更受人敬重了。
李看山笑著坐在一塊高一些的石頭上,開口道:“大家伙兒剛才辛苦了,我有點兒事兒想和大家商量一下,大家伙兒要是不忙的話,希望大家能夠幫忙出言獻策,好好的給想一下。”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剛才參與了小火車事故救援的人們,這會兒忙完了,在這里歇息一下。
或者是有之前就在這里坐著干活兒的,聽到小火車那邊出事兒,急忙過去幫忙,這會兒又回來接著干活的人們。
聽到李看山的話,一個一邊納涼一邊用藤條編制筐子的男人笑著和李看山招呼道:“老村長,你說吧,俺們好不容易有機會幫幫忙,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