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一從山陽縣調任青木府時,也是帶了幾個親兵隨行調任的,這些都是他昔日的弟兄。
在盆景世界的這個時期,肯背井離鄉和家人兩地分居跟隨他來青木府的人,那絕對都是非常信任他的兄弟。
現在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從縣城到上級府城的距離,一般來說也談不上背井離鄉。
但那是建立在有優越交通條件的基礎上,所以人們動不動說車程多少?坐飛機多遠?從而忽略了腳程這個詞匯。
此時的盆景世界,通勤方式除了靠兩條腿也就只能靠馬了,無論是養馬還是雇馬車,都不是一般人能承受起的。
所以很多人的趕路方式也只有走路!
更何況出來上班兒哪有那么多時間老總讓你回家,天底下就沒有這么輕松的工作!
放眼現在,哪怕是相隔三五百公里,一天之內就能到家的,很多人也一年就回一兩次家。能夠一兩個月回一次的人,都算是戀家的了!
而且路程上的花銷對于普通人來說也是巨大的。很多人不回家,也不因為僅僅路程,還因為這其中巨大的花銷。
所以,山陽縣到青木府的這一段兒路,不僅是單純字面上的幾日路程,可那是隔開了很多人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念想,帶給了很多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鄉愁。
付出這么多還愿意跟你出來的人,此時此刻你沒有給他帶來榮華富貴,沒有帶來職場晉升,反而讓他命喪黃泉了,這時候的嚴守一,壓力不可謂不大。所以他才想到了以此謝罪!
昔日楚漢爭霸的時候,楚霸王項羽那樣的英雄人物兵敗烏江之后,都要自刎尋死,不再貪圖東山再起。
人們都說他太剛烈了,不知道暫時的委曲求全一下,不知道學習韓信能屈能伸的性格,哪怕是胯下之辱,也能受得了!
其實項羽的情況,和韓信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
韓信面對的無非是一時之辱,過了也就過了,知道的也就那么幾個人,丟的也只是自己的面子,離開之后,一切煙消云散。
而項羽要面對的那些江東父老,卻是最為信賴的他的長輩和朋鄰鄉黨!
人家家里自己最親近的兄弟和父叔子侄都跟了你去打仗,你居然一個人孤伶伶的回來了,那些親朋鄉黨你一個也沒帶回來!
你怎么交代?
你以為他楚霸王回去之后,人們立馬勸他東山再起么?
他先面對的,自然是對親人們日思夜想的鄉親們的問候。
“請問大王!我家大郎呢?”
“我家二郎呢?”
“我家小幺呢?”
“我家爹爹呢!”
“我家兄長呢!”
“我家阿弟呢!”
“我家孩子他爹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