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伯安二話不說,心念一動,便瞬間來到了山神廟內。
而后就看到了懸浮在上空的氣泡,居然是許伯安許久未去的山陽縣城,氣泡中的場景,正是山陽縣那個城隍廣場的微縮景象。
此時此刻,山陽縣城隍廟廣場處,天色黯淡,街道無人,按理來說這個時辰城隍廟廣場這里也不應該有人的。
畢竟理論上來說,按照大景朝的社會環境及所處時代,晚上應該是有“宵禁”這個規章制度的。
“宵禁”這個詞很好理解,顧名思義,“宵”是夜晚的意思,“禁”就是指禁止的意思。“宵禁”便是夜間戒嚴,禁止通行的意思。
許伯安記得小時候看很多古裝劇,劇中在晚上的時候都是沒什么人的,許伯安當時還以為電視中的那些人都是因為晚上沒電視看,實在是無聊只能在家里早早睡大覺呢。
后來長大了才知道,晚上誰看電視啊?晚上娛樂的方式,其樂無窮、各有千秋,區區一個窮小伙子,那別樣的快樂你是想象不到的!
而真正的宵禁,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
許伯安記得上大學的時候聽教授講過,“宵禁”這項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周朝時期,當時就有一個專門的部門機構“司寤氏”來負責宵禁的事情。
“司寤氏”這個部門看起來衙門不大,聽起來和孫悟空的“弼馬溫”似的,但卻實實在在是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部門啊。
當然,這也不是說孫悟空的“弼馬溫”就差了,其實真正從一份工作的角度來講,“弼馬溫”才是現如今牛馬們紛紛向往的夢中情崗啊。
眾所周知,孫悟空的心頭恨終其一生也就兩件事兒,頭一個是自己被壓在了如來佛祖的五指山下,這事兒孫悟空雖然心有怨言,但是對方著實是惹不起,后來也就只好不了了之,認栽了;
第二件事兒呢,就是孫悟空上天之后去做了那弼馬溫的職位,這讓他在此后漫漫余生中經常被人提及,甚至是在取經路上無數次的被二師弟豬八戒這個昔日的天蓬元帥嘲諷。
畢竟無論是豬剛鬣的天蓬元帥,還是沙和尚的卷簾大將,再到白龍馬的家族背景,聽起來都比弼馬溫高大上多了,師父唐玄奘的金蟬子轉世身份自然更是不必多說。
也是因此,“弼馬溫”這個詞匯簡直成了孫悟空的眼中釘肉中刺,甚至是一點就著的導火索,在整個取經路上,敢這么稱呼他的妖怪,基本都能順利激發孫大圣的兇性,想要一棒子打死。
只是很遺憾,能知道這件過往的妖怪,基本上都是有天庭背景的路數,孫大圣到最后也沒能打死對方,不過也算是收獲了妖怪背后神仙的一個人情,為往后孫大圣在仙界玩的風生水起也積累了不少人脈。
可是,“弼馬溫”這個職位真的就那么不堪嘛?
其實不然,眾所周知,在古時候,馬和牛都是高大上的動物,牛的耕地屬性能給百姓省時省力,能給國家帶來更多的農業收成,這在靠農業生產為主的封建社會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牛的地位非常的高,甚至牛是不允許被隨意宰殺的。
而馬就更不用說了,古時候在研究出騎兵這個強大的兵種之后,當時的戰爭很快就進入到了騎兵統治全球戰爭的時期,擁有龐大的騎兵隊伍就能全方位的碾壓敵人,直接關系到戰爭的輸贏。
縱觀封建時期的戰爭歷史,騎兵都有著絕對至高無上的地位,當時敢于和中原帝國抗衡的那些金、遼之流,無一不是靠著強大的騎兵對中原帝國進行襲擾而后發展壯大的,大明帝國時期,最為強大的關寧鐵騎更是依靠著威猛的騎兵,幫助大明延續了上百年的香火!
所以馬匹也是朝廷非常看重的存在,而弼馬溫這個職位,便是掌管天庭戰馬的職務,相當于是為天子牧馬,這樣的含金量,擱在啥時候都是香餑餑的存在,
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赫赫有名的王安石和包拯兩位大佬,也都曾經在官府中這個養馬的機構中當過差,而且還不是“弼馬溫”這樣的領導職務。
西游記中說得清楚,“弼馬溫”是御馬監的管事之一,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御馬監正堂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