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素拌菜涼拼,一碟脆生生的蘿卜條兒,一碟折耳根。
雖然談不上什么高端大氣上檔次,似乎是和這樣高端的地方格格不入,但是每一道卻都是上好的開胃菜。
唐小虎看到上了菜,當即拿起筷子招呼道:“快,各位,先嘗一口爽口菜。”
說話間也不再和人客氣,當先夾起一筷子折耳根,迫不及待的送到嘴里,而后更是細細的品了一下,才說道:“就是這個味兒,爽啊,你說人家這小菜,怎么就能拌的這么好呢!”
許伯安見唐小虎這般姿態,也好奇了起來。
要知道兩人都是工程牛馬出身,要說土木老哥的特長,除了眾所周知聲名在外的一些事情之外,吃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這不單單是張開嘴吃這么簡單的事兒。
就這么說吧,任何一個在工地上待上十年八年的土木老哥,絕對都是會吃愛吃吃的雜這樣的吃道高人!
因為工程行業長期在外四處奔波,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菜品和烹飪方式。
他們走南闖北,從北國的燉菜到南疆的清蒸,從東海岸的海鮮到西陲的羊肉,無一不嘗,無一不精,無一不愛!
在北方的嚴寒中,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泡饃能讓他們驅散身上所有的寒意;到了南方,一碗細膩爽滑的米粉或是鮮美的螺螄粉,就能慰藉他們疲憊的身軀和思鄉的心靈。在東部沿海,海鮮大餐琳瑯滿目,便宜的海鮮讓他們終于舍得品鑒各種各樣魚肉的鮮嫩與貝類的甘甜;而到了西部,那烤得滋滋作響的全羊,配上香醇的青稞酒,更是讓他們流連忘返。
這些土木老哥們,不僅對各種食材了如指掌,還漸漸練就了一手好廚藝。在簡陋的工棚里,他們能用最普通的廚具,變魔術般做出家鄉的味道,讓遠離家鄉的工友們也能品嘗到一絲家的溫暖。
沒有爐灶,那不是事兒,工地上不缺磚塊和石頭的,沒有桌子,好家伙,那更不是事兒,鋼結構加工中心的工友能給你焊接出來各種規格的桌子支撐架,然后搭配上工地上隨處可見的建筑膜板,多大的桌子都能給你搞出來。
至于沒有凳子,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兒,那么多的機油桶,翻過來就是很結實的凳子。
因此,每一個土木老哥不僅是搞建設的行家能手,更是行走的美食家,嘴巴叼著呢。
這還只是普通工地老哥的生活,要是混到唐小虎這個總工級別甚至是項目經理級別的領導,無論在哪里工作,都絕對能吃遍當地最好的美食。
所以許伯安看到唐小虎居然能如此夸贊這個簡單的小菜,頗感意外,當即自己也夾起來一口折耳根,送進了嘴里。
而后,許伯安就是眼前一亮。
我勒個親娘四舅老爺唉,這菜,美的很!
不過,這菜里面怎么感覺有種很熟悉的味道。
這玩意兒,不是自己在盆景世界中吃過的那種制作酸汁或者說叫醒酒液的山里黃嘛!
難不成,這玩意兒現實世界也有
想到這里,許伯安瞬間一激靈,好家伙,真有這東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